浙江厅长钱巨炎:规范政府产业基金 实施供给侧改革

05.01.2016  17:02
              今年,浙江省出台《关于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设立政府产业基金的意见》,设立了总规模为200亿元的省产业基金,同时推动各级政府积极运用产业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模式。

  浙江省财政厅厅长钱巨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重大创新,既符合财税改革方向,也契合了浙江推动转型发展的要求,通过实施供给侧改革,为浙江实践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动力。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体现

  问:产业基金在我国算是个新生事物,浙江是较早提出并实践这一举措的省份。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行实践,您觉得应该怎样来理解和认识这一新事物?

  答: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对浙江来说更是如此。我们提出产业基金,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体现,也是浙江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台阶后,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促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的要求。

  首先,产业基金是财税改革的“升级版”。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市场化。2014年,浙江省财政按照省政府“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和“两个一般不”的要求,进一步厘清公共财政运行边界,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将专项转移支付由235个整合归并为54个,以清单的方式管权、管钱、管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基金应运而生。如果把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当成专项资金改革上半篇的话,产业基金的设立就是这篇文章的下半篇,是财税改革的“升级版”。

  其次,产业基金是制度供给的新样本。从设计原理看,政府基金相当于“种子”基金,通过母、子基金链式传导放大,吸引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可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从运作机制看,产业基金改变了以往专项资金“点对点”的直接扶持和行政性分配,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遵循市场规律,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从资金统筹看,把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并通过盘活存量资金等设立产业基金,有利于增强财政统筹能力,维护各项产业政策的延续性和协调性;从使用方式看,基金不是无偿扶持,而是股权式投入,有退出机制,可滚动、循环使用,有效实现资金积累,相当于建了一个资金的“蓄水池”和“风险池”,有利于防范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等财政风险。

  最后,产业基金是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浙江市场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创业创新氛围浓厚,社会资本正在寻找投资新“蓝海”。浙江省正大力推进基于“互联网+”和“金融+”的梦想小镇、基金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大力发展信息经济等7大万亿产业,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正成为浙江经济的新基因。省产业基金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7大产业,主要投向创业创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难、融资难”问题,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规范化运作产业基金

  问:产业基金在整个准备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回首再看,我们觉得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仍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功能定位。产业基金要体现政策性、引导性与市场性的统一,既充分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政府引导、示范,弥补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科学配置要素资源,又坚持市场化运作,讲求效益,防范投资风险;体现在运作管理上,就是要实行所有权、管理权、运营权相分离,政府部门负责产业基金的组建和监督管理,明确投资原则和投资方向,做好对接服务,但不能干预基金的具体管理和运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二是做好资金募集。政府产业基金全部由财政出资,在财政收入增速换挡、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要善于运用存量思维,把握资金进退节奏,做好增减文章。

  三是建立组织架构。政府产业基金的组织架构包括基金管理委员会、基金法人机构、基金运营机构三个层次,对应所有权、管理权、运营权的分离。

  四是规范运作管理。政府产业基金投资项目应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所投领域应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能够促进国内外优质资本、项目、技术、人才集聚发展。各级政府产业基金可以相互参股,逐级放大,一般采取子基金和直接投资两种运作模式。

   完善产业基金政策体系

  问:您认为产业基金在政策体系方面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答:事非经过不知难。设立产业基金是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改变了以往财政资金“一次投入、一次使用”的方式,但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政策内容新、利益调整大。为积极稳妥地推进该项工作,在操作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上下联动。产业基金的优势在于省与市县的上下联动,层层放大乘数效应。现在省级基金已设立,要指导推动市县改变“分钱分粮”的惯性思维,盘活存量资金,深化专项资金改革,加快建立、充实产业基金,全面推进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形成省与市县共同参与、母子基金相互配套的良好局面,以小引大,把基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发挥出来。

  二是结合本地实际。产业基金要体现地域特色,与本地产业基础相适应,切忌依葫芦画瓢、盲目新铺摊子、搞重复建设。各地在设立产业基金时,必须全面了解国家和省里的相关产业基金情况,立足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优势,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投资需求,选好选准重点支持产业,采取合适的基金运作模式,委托专业机构对优势项目进行投资运作。

  三是密切部门配合。要建立健全部门协商机制,财政部门要履行好牵头和出资人职责,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基金管理,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投资信息和需求,开展行业监管,各尽其职。

  四是防控基金风险。加强制度设计,明确投资运营、风险防控、绩效考核等事项,建立健全对收益让渡项目的风险分担和考核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