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风生水起卷潮来

18.09.2015  08:47

  希望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习近平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济源分中心开门纳客,河南豫光股份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设立的豫光(澳大利亚)有限责任公司红火开张,济源通用航空机场纳入全省规划,海关综合保税区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在济源的分支机构设置正快速推进……

  内陆城市济源,迎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强劲东风,处处风生水起,激情四溢,迈着坚实自信的步伐,正从“边缘”走向“前沿”,从“交界”走向“交汇”,从“地区”走向“区域”,从内陆腹地走向国际舞台。

   走出去构筑大交通

  “太方便了,从兰州向东出发,一路高速直接到济源。”9月16日,来自甘肃省白银市的游客解洪钟对济源市的大交通不住地赞叹。

  济源地处豫西北,素有“豫晋门户”之美誉,是连接豫晋两省的重要物流集散地,也是我省对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

  记者看到,焦枝、侯月两条铁路大动脉在济源境内交会,不时有满载货物的列车呼啸而过。资料显示,这里的货运量已经高居全省第二位。“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城市,我们的车辆都可以快速到达。”济源盘古寺站附近正在扩建的华铁国际物流货场一片繁忙,施工人员刘有才说:“为了融入全国铁路网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我们正在加班加点改扩建。济源本土企业生产的黄金、白银、铅锌、石油钻具、水处理剂等产品,可以发往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和欧亚大陆桥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二广高速和长济高速在济源构成了“”字形交通框架,使得济源市距新郑机场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距洛阳机场50分钟车程,到达京港澳高速和连霍高速也只需要30分钟。依托高速公路,济源年产1亿多公斤的黑皮冬瓜畅销全国,最西能卖到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接壤的新疆伊宁。

  近段时间以来,每天早上7点多钟,207国道和二广高速附近济源市轵城镇东添浆村附近就会热闹起来。一辆辆满载冬瓜的三轮车从四面八方会聚到这里,过磅、装车。“这一车是发往广东江门的,那一车是发往兰州的,正在等待的那一辆,是发往山东寿光的。”正在指挥装车的济源市207国道蔬菜协会会长、冬瓜经纪人胡克明告诉记者。

  种植面积1万多亩,年产优质黑皮冬瓜1亿多公斤,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济源黑皮冬瓜缘何能够走

  向全国?“可以说完全是大交通给我们带来的福气啊!”70岁的蔬菜“老经纪”胡克明深有感触地说。

  不光是地面交通四通八达,让70万济源人欣喜地是,我省2014年发布的首个有关通用航空发展规划的文件——《河南省通用航空发展规划(2014-2020)》,因具有市区周边地势平坦、机场建设成本低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明确将济源通用航空机场纳入全省规划。一物流企业负责人肖星国高兴地说:“这不光对于我们物流业,对整个济源市都是一个利好消息。

  该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乘着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东风,济源市将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焦济洛城际铁路协调工作,争取列入全省“”字形高铁辐射范围;加速推进济(源)阳(城)高速一期、二期和南太行旅游环线前期工作,力争为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建起一个更加现代、更加立体、更加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

   强支撑培育大产业

  9月16日,记者经过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的时候,正逢富士康的职工下班。只见厂区门口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该集聚区负责人张啸说:“我们以富士康、中原特钢等企业为龙头,已经吸引近5万名劳动力,努力培育1000亿元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争打造河南省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基地。

  记者了解到,济源市具有雄厚而成熟的工业基础,经过多年滚动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新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全市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已达835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多达168家。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白银生产企业豫光集团,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五十强’中原特钢,中国民营企业100强济钢集团,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金利集团和万洋集团,国内水处理产品研发行业的龙头企业清水源科技,河南省五大煤化工基地之一金马能源,这里还有富士康、伊利奶业、双汇集团、力帆汽车等知名企业建设的生产基地。”济源市工信局一位工作人员如数家珍:“济源泉还有玉川、虎岭两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和1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分别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矿用机电、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面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机遇,“我们围绕工业优势主导产业,以培育产业集群为抓手,积极实施传统产业转型、高成长性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三大工程,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培育竞争新优势。”济源市委书记宗长青说。

  记者了解到,在工业方面,济源市围绕低碳和循环发展,着力培育有色金属循环经济1000亿元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1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化工500亿元级产业集群、能源及新能源300亿元级产业集群和农副产品深加工100亿元级产业集群。

  在服务业方面,济源市围绕老城区和商务中心区“两核”,立足南太行山地养生度假区和沿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带”,实施“多点辐射”,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等“十园支撑”,全力打造“4+3”服务业体系:即现代物流等4大主体行业和电子商务等3个新兴行业。

  在农业方面,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济源市推动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规划建设玉泉都市农业观光园;渠马线和阳下路两条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和天仙寨等十个特色农庄。

   抓落实走向大开放

  近年来,济源市紧紧围绕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高成长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千百亿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精心谋划了模具制造、手机零配件、高档水暖卫浴、化工、钢铁深加工、汽车零配件、健康养生等七大产业集群,强力推进集群招商和龙头引进。该市商务局一位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签约项目700余个,投资额2100余亿元,中国煤科、中国兵装、富士康科技、力帆等20余家大型企业在济源成功布局。

  在做好“引进来”的同时,济源市积极开拓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市场,鼓励有色、钢铁、农业等龙头企业积极有序“走出去”,到境外开拓市场、开发资源。济源钢铁在菲律宾开办的国泰矿业有限公司、金城矿业投资在印度尼西亚开办的印尼金华国际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豫光集团在澳大利亚开办的豫光(澳大利亚)有限责任公司等,已先后投入运营。资料显示:2014年济源市外贸进出口完成34.57亿美元,总值居全省省辖市第二位。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居全省第一位。

  此外,济源市不断拓宽开放合作空间,主动对接洛阳、焦作、晋城、运城等周边城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同时鼓励外资、民资进入服务业、社会事业、城乡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等领域,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济源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海关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济源办事处建设、综合保税区等工作,也都在积极推进当中。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济源建成了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市民之家”,国税、工商等36家审批窗口单位统一进驻、集中办公,形成了“一门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审批服务新模式,无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良好投资环境提升了项目建设速度。2012年引进的富士康济源项目,实现了当年洽谈签约、当年落地开工、当年竣工投产。2014年引进的重庆力帆济源电动汽车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再到达产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创造了国内汽车领域最快的“济源速度”。

  高效的执行力深深打动了重庆力帆,在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下,力帆集团毅然将其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完整的四大工艺线全部集中到济源,并在此设立研发机构,助推济源市建设辐射整个北方市场、面向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不断落户济源,印证了济源市大开放的主要做法:“围绕优势产业,以合力招商提高对外开放成效;围绕集群招商,以延链补链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围绕节会平台,以借力招商拓宽对外开放空间;围绕投资环境,以优化服务夯实对外开放基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建设“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中,70万愚公儿女正激发出飞扬万里的豪迈情怀,正跨越出昂然奋进的铿锵步伐,乘风破浪,直挂云帆。(记者 王俊本 王小萍 成利军)

   济源市特色产业

  有色金属

  代表企业:河南豫光集团主要产品:电解铅、白银、黄金影响力:全国最大白银生产企业、亚洲最大电解铅生产企业,“豫光”牌电解铅和白银分别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伦敦贵金属协会(LBMA)注册,产品畅销德、英、法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水处理剂

  代表企业: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阻垢剂、分散剂、杀菌防腐剂、纺织印染助剂等八大系列60多种产品影响力:产品出口英、美、俄罗斯、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装备制造

  代表企业: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石油钻具、限动芯棒、超高压容器、锻钢冷轧辊等影响力:亚洲最大限动芯棒生产企业,产品远销28个国家和地区,船用锻件获得美国ABS等8家船级社认证

  钢铁

  代表企业: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螺纹钢、光圆钢筋等影响力:世界钢铁企业100强,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西气东输、青藏铁路、高铁等国家大型重点工程指定供应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制图/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