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整合集聚 改革突破 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济源市职业教育牢固树立“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职教就是抓发展、抓职教就是抓民生”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改一抓一构建”的发展思路,坚持多元化投入、多元化体制、多元化管理,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行动计划,初步形成了以应用本科为引领、以高职院校为骨干、以中职教育为主体、以职教园区为平台、公办与民办良性互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
一、改变单一投资模式,提升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水平
教育投入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投资。近年来济源市坚持财政性教育投入与民间资本投入相结合,加大教育投入的统筹力度,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济源市认真落实国家、省有关要求,先后出台了《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确保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攻坚计划项目建设,城市教育费附加和职业院校收入的学费用于职业教育攻坚的比例均高于30%。自2009年以来,济源市累计投入资金9.85亿元用于全民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发展,重点实施了职教园区、市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市职教中心综合实训楼、市机械技工学校车工实训基地和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等项目,新增校舍46万平方米、图书96万册、仪器设备3580万元。从2010年起,济源市率先在全省实行了中职免学费政策,连续三年市财政累计投资1800余万元。2011年至2013年,济源市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发展达8900余万元,分别占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5%、35%和36%。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在发挥财政投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通过项目引导、政策支持等形式,先后吸引民间资本4.8亿余元,用于职业教育发展。济源市政府与黄河科技学院共同投资3.5亿元,建设了济源本科项目——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该项目已于2013年9月建成投用,并顺利招生。民办济源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从起初的35万元办校资产,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1.3亿元、在校生近4000人的中职学校。教育投入的多元化探索,改变了职业教育投入模式的单一模式,增强了职业教育发展后劲,充分激发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比如,我市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职教园区,该项目一期概算投资6.35亿元,总占地721亩,规划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全市7所中职学校整合为2所后均已入驻,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系部学生已入驻,园区在校生8000余人。职教资源的整合,彻底解决了原来规模小、占地多、布局分散、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实现了职业教育的集约化发展,使济源职业教育走上了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
二、深化校企合作,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
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内在需要,是改变封闭办学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出台了《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见》,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化工等特色产业,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改变封闭办学模式的着力点来抓,以改变促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组建职教集团。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组建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第一届理事会共有理事单位39个,其中,政府职能部门5个、职业院校6家、行业企业28家,搭建了院校合作、校企合作、就业信息、职教研究、技术培训、交流合作六大平台,职业院校以“专业与产业、院校与企业、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四对接,深化校企合作,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公共资源的高效服务,与企业合作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形成了职业院校、职能部门、合作企业三级联动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使济源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强化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构建了“三共五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按照“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引进企业先进生产性设备,共同建设功能系列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设备生产化、管理企业化的生产性实习基地。同时,采取“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发展。济源职业院校先后与近300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联姻搭桥深化合作。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把握富士康科技集团投资意向,成功助推了富士康产业项目落户济源。该项目总投资超过60亿元,吸纳就业2.8万人,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2014年,该院积极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联系协商,在员工培训、科研服务、人才共育等方面初步达成了港校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优化合作环境。建立校企合作协调领导小组和联系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部门的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公共管理优势,统筹职业教育和企业两种资源,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指导、协调校企合作的有序发展。形成了“一集团、一会、一委”的发展机制。“一集团”是指济源市职业教育发展集团,“一会”是指济源市校企合作促进会,“一委”是指济源市行业指导委员会。济源市行业指导委员会正在组建之中,该委组建运行后,将与职教集团、校促会形成我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鼎足之势,为中高职衔接提供坚强的机制保证。制定税费优惠政策,校企合作除在产学研、实习实训等方面可享受税费优惠政策之外,还可享受我市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
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载体。济源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战略性地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建立专业联盟,由牵头学校联合成员单位向职教集团提报建设方案等相关资料,充分论证后重点建设济源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汽车维修、数控技术、电子电器、建筑、护理、旅游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建立适应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招生制度,按照“1:1”普职招生比例,将符合设置标准的包含技工学校在内的各类中等教育学校纳入统一招生平台,逐步推行平行录取。积极探索学分制、分段学习等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用人机制,“请进来,走出去”,职业院校干部、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兼职;评选“济源市技能名师”,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创业体系。积极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多层面的就业指导模式,探索出以“创业教育、技能训练、项目孵化”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济源市中职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2013年6月,在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座谈会上,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以毕业生综合满意度排名第三,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排名第一的成绩,荣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高校工作“50强”称号。探索中高职衔接。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济源市积极探索中、高职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本科层次重点办好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专科层次重点办好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层次重点办好中职园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2012年,启动实施了“3+2”中高职衔接工作,已累计招录290名学生。为进一步推进中高职衔接,正在研究制定《中高职“3+4”衔接实施方案》,确定后,将向省政府上报审批。
近年来,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副省长徐济超等领导先后视察和指导济源职业教育。去年10月,全省职业教育工作推进会在我市举行,济源职业教育发展受到全省同行关注。先后获得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省辖市、中职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工作先进省辖市等荣誉称号。
今后,济源市将按照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技能为本、工学结合,就业为本、畅通出口,创新为本、大胆探索”的工作思路,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理清思路,合力推进,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济源市教育局 刘栋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