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工业强市转型发展

25.10.2016  14:01

  美丽济源城⑨7于小伟摄

  “目前全球销量最好的几种手机的外壳,大都出自俺们这儿。”10月19日,济源富士康产业园的工人一脸自豪。该园区的产业将逐渐形成两大板块:手机构件年产6000万套生产能力,富士康最大的模具制造与研发基地。

  面对近年来复杂的经济形势,济源市立足工业优势,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以有色、钢铁、能源、化工、建材等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紧咬精深加工、技术改造、完善链条等重点,已带动形成了一批行业巨人——豫光集团、济源钢铁、万洋集团、金利集团,这些企业产值先后进入百亿元俱乐部。

  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则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使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崛起。西安交大济源科技园作为龙头,吸引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纷纷入驻;富士康、力帆电轿、白云实业等已发展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2015年济源市生产总值达492.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2位。城镇化率达58%,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80%以上。

  “济源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发展,关键点都在把工业做强做优。我们会进一步强化工业强市战略,持续提升工业竞争力,以工业发展带动三产以及一产的发展,实现产业的优化和融合,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这样解读“工业强市,转型发展”思路。(记者 肖建中 王小萍 成利军 马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