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历史见证:浅谈双旗币

06.07.2019  09:23

双旗币起源民国,清朝“同治”年间以前,所铸造的钱币统称为“通宝”,到了光绪年间,外国侵略者巧取豪夺,将成色以及分量不足的银两标注为七钱二分标准银两,用于套取中国成色足的银两,为此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凑请朝廷,率先在广东省试铸了“光绪元宝”,试铸成功后全国各省纷纷效法,先后购买设备建立钱币铸造厂,一度造成了中国钱币史上的混乱局面。

 

1911年清帝退位后,中华民国宣布成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在颁布的“临时大总统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铸纪念币”随后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率先铸行了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辅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大量发行以取代清朝铜元。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朝最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

 

古往今来,大家就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据了解,钱币保藏通常分为纸币、金银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而开国纪念币一向是一大热点。由于具有深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要素,一些较宝贵的铜币种类存世量已稀少,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民国中期后几年,各地军阀逐步走向衰落,国民党开始了统一币制控制金融的进程。这一时期国民党主要发行纸币,铜元辅币逐渐被镍币所代替。发行的铜元主要有党徽布图分币等。解放前夕,贵州、绥远还发行了地方铜元,但只是昙花一现。至此,铜元走完了其短暂的历程,逐渐退出流通领域。纵观近几年的藏品市场,各类珍奇异石不乏可陈,然而,对于那些本身就现存量极少,在市场上异军突起的明清钱币或者民国货币而言,则更容易受到藏品大咖们的注意和亲睐。同时,随着各地拍场古钱币交易的次数愈加频繁,且因它为大众藏友们带来的价值不菲,使得钱币在各地拍场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

 

近日天翼文化有幸征集到一枚双旗币:

 

此枚钱币重10.57克,其正面图案中央为两面交叉的国旗,旗帜中间一颗菊花纹饰,上方为“湖南省造”4个字,下面为记值:当制钱二十文。背面图案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下边并有英文标注”TWENTYCASH”。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都是我们国家成长的足迹,银铜机制币也正是这历史银河中组成的重要部分。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铜元收藏研究中数量很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品类,甚至可以说是民国铜元的主体品种,其意义是非凡的。

就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使它在钱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着近代中国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钱币作为古玩的一种,一直以来都是收藏家关注的热点。此枚钱币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