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文化服务应高效运行
我国部分农村、偏远山区、牧区和海岛等地仍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的盲区。相对于投入大、辐射半径有限的固定文化设施,流动文化服务是机动灵活、简便易行、投入少、见效快的“上门服务”,是性价比较高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之一。
流动文化服务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弥补了服务缺口,扩大了服务半径,进一步保障了基层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从本质上来看,流动文化服务和数字文化服务一样,都是固定文化设施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从效果上来看,对于地广人稀的地域,流动文化服务的覆盖比固定设施的覆盖更经济。文化大篷车、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等流动文化服务形态,把优质的文化资源输送到最基层,盘活了各地文化存量,对于文化输入地而言,又是新的文化增量,极大地丰富了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
流动文化服务不仅可以向下流动,同样可以向上流动。带有浓郁乡土气息、民族特点、民俗特色的“文化进城”,可实现文化反哺,与“文化下乡”双向互动,并打破一些地区的“文化孤岛”现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
流动文化服务也带动了基层文化网点的功能再造,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小型文体广场注入了新内涵与新活力。比如,在浙江,作为基层文化服务综合体的典型——“文化礼堂”,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便民服务、体育健身等功能整合在一起,使各部门流动的资源汇集在一起,实现了基层公共设施、产品、信息、人才的真正共享。
流动文化服务倒逼机制的创新,完善和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统筹协调机制。比如,浙江流动服务品牌“文化加油站”形成了“5+X”模式,其核心就是通过流动服务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文化项目的合作。其中“5”为“流动文化大篷车”“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馆”“流动博物馆”“流动电影院”,“X”为“流动少年宫”“流动科技馆”“流动文化俱乐部”等。前面5种服务是基层文广新局系统内的服务职能的延伸,“X”则是体现了大文化的思路,努力消除体制障碍,统筹服务资源,从而整体提升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想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流动服务能力,首先要推进其标准化建设。要建立流动文化服务网点建设标准,明确公共文化机构特别是基层服务网点在场地、功能和设备配备等方面的具体指标;建立流动文化服务内容标准,明确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开展流动文化服务的对象、范围、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形成流动文化服务规范,推动流动文化服务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
其次,要提供相应的文化菜单目录。围绕读书看报、参加文化活动、进行文化鉴赏和看电影看戏等重点内容,建立流动文化服务资源库,创作生产一批形式多样、符合基层群众需求的文艺作品,设立如流动图书目录、文化培训讲座目录、文物和美术作品展览展示活动目录等,并储备一批能够经常参与流动文化服务的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确保流动文化服务资源充足,并可持续开展。
再次,是要建立相关评价机制。要建立流动文化需求征询、群众满意度测评、群众评价及反馈机制。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应设立供需对接平台,通过网络、群众信箱等多种方式收集群众文化需求,根据需求确定流动文化服务的种类、数量和时间安排,通过新闻媒体、服务公示栏等向社会公布,便于群众选择,逐步实现高效流动、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