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助力闫洼村走出贫困“洼地”——郑州大学驻村扶贫工作纪实

22.03.2017  10:20
        近日,从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传来好消息:郑州大学在该县的定点扶贫村双庙街乡闫洼村顺利通过河南省脱贫攻坚考核组2016年度扶贫工作成效考核,提前一年完成整村脱贫目标。这标志着郑州大学提前一年完成驻村帮扶精准脱贫任务。
精准扶贫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能否顺利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根据中央和省委定点扶贫工作部署,驻马店市泌阳县双庙街乡闫洼村被确定为郑州大学的定点帮扶对象,学校选派招生办副主任杨根顺到闫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近两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杨根顺同志的不懈努力下,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各项工作在闫洼村进展顺利,提前实现了让“老乡”脱掉贫困帽子奔小康的目标。
        牵手闫洼村    学校做后盾
        2015年9月,河南省扶贫办将闫洼村帮扶工作交给郑州大学,自此,郑州大学师生便与这个百里外的村庄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帮助闫洼村的父老乡亲早日摆脱贫困,郑州大学以第一书记为代表,学校整体做后盾,认真研究扶贫政策,深入调研乡情村貌和贫困状况,精心制定脱贫规划,在项目争取、资金支持、结对帮扶等方面为闫洼村脱贫致富提供大力支持。
        在由牛书成书记、刘炯天校长担任组长的学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党委组织部具体组织,各基层单位群策群力,全校师生情牵闫洼,积极为乡亲们献爱心、送温暖。学校领导邢莹、吴宏亮、宋毛平带队多次进村开展调研慰问和帮扶工作,党办、组织部、宣传部、财务处、机关党委、招办、研工部、校团委、北校区管理中心、基建处、法学院、软件学院等相关处室和院系领导进村入户开展了达100多人次的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学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0万元对村小学进行整体升级改造,机关党委捐资10万元新建学生餐厅,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学校还捐赠电脑50台、电视机60台以及文体学习用具和大量的米面油等慰问品,帮助当地百姓改善生活水平。   
        除了物质帮扶,郑州大学利用人才智力优势,积极在闫洼村进行精神“播种”。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用手中的画笔在闫洼村小学进行校园墙体彩绘,校团委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将村小学确定为支教、实习和写生基地,不仅让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更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五彩梦想。研究生院、一附院组织医学专家和医学博士们为老乡们把脉问诊,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专家级的优质医疗服务。
        扎根老百姓    精准施策助脱贫
        闫洼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落后,脱贫任务艰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驻村第一书记杨根顺和农民交心交朋友,自觉把自己作为村里的一员,快速融入到群众中去,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村“两委”干部的拥护和老百姓的认可,为各项扶贫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杨根顺因地制宜,制定了闫洼村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特色农业经济等工作目标,明确了脱贫致富的发展方向。
        将党组织作为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作为第一书记,杨根顺在村“两委”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帮助建立了矛盾调解化解台账、村务监督委员会、便民服务工作日志,并公开村“两委”干部联系方式,严格值班制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将基础设施作为脱贫致富的“宅基地”。杨根顺积极筹措资金,通过多方“输血”,夯实闫洼村发展基础。通过利用危房改造资金以及发改委、电力公司、水利厅等项目资金近千万元,对32户村民危房进行改造,将闫洼村电网进行升级,改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实施道路亮化工程,让闫洼村全部村民吃上了自来水,结束了多年来人畜饮水困难历史,有效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       
        将社会事业作为脱贫致富的“精气神”。为了使百姓避免因病致贫,杨根顺通过入户宣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动员群众积极参保,减轻家庭医疗负担。闫洼村村室活动场地缺乏,杨根顺争取专项资金近100万元,新建标准化村室、农民书屋、文化广场,购置了文化书籍、体育器材、办公器材等。他还利用项目资金3万元,对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卫生室面积100多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村医疗卫生条件。
        将特色农业作为脱贫致富的“内生力”。闫洼村村民主要经济作物收入来源为烟叶种植,是传统种植大村。杨根顺经过充分调研分析,通过申请县烟草局专项资金,带领闫洼村在2016年新建烟炕10座,极大地改善了烟炕少烤烟叶难的紧张局面。通过扩大烟叶种植面积,农民增收预计100万元以上。
        旧貌换新颜    提前脱贫奔小康
        通过一系列精心实施的扶贫措施,闫洼村在两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公路村村通,电视户户通,乡亲们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路灯,小病不出村,活动有场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利用郑大党委宣传部支持的专项资金,村里开展评比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公婆、洁净庭院、文艺下乡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营造了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民风民俗明显好转。通过产业项目扶持,结束了村集体经济空白的历史,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贫困户增加了分红收入,人均年纯收入达3500元以上,贫困发生率低于2%,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的总体目标。2017年2月22日,经过河南省脱贫攻坚考核组2016年度扶贫工作成效考核,闫洼村提前一年完成整村脱贫目标。
        我校驻闫洼村扶贫工作赢得村民们的一致好评,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扶贫办的充分肯定。驻村工作被“河南电视台”、“东方今报”、“驻马店日报”、“猛犸新闻”、“泌阳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引起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完成摆脱贫困的“小目标”之后,闫洼村群众更加向往致富奔小康。郑州大学师生将会继续牵手闫洼,助力父老乡亲明天更美好。  (李果  供稿)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17-03-22 1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