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攻守结合打出资源保护组合拳

10.09.2015  10:21

中国绿色时报9月10日讯   森林资源越丰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也越重大。河南省洛阳市于2000年启动天保工程,持续增大对天然林保护的力度,成为中原生态安全的有力捍卫者。特别是近年来,洛阳市攻守结合,打出组合拳,有效保护了全市869万亩森林资源的安全。

奖惩并举,实行管护目标责任制。为确保全市天然林管护成效,落实各级政府在天然林资源保护中的管护责任,洛阳要求从市到县、再到各乡镇,层层签订森林资源管护目标责任书,建立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体系,将日常管护与年终考核挂钩,提升各级政府一把手对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有效推动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重拳出击,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洛阳市森林公安局联合林政部门,从木材流通领域着手,取缔和关闭了工程区及边缘地带共9处大中型木材交易市场,直接减少木材年均交易量3.38万立方米;全面清理整顿以木材为原料的生产项目、加工企业和加工厂点,关闭了以天然林木材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和加工厂点101个,年均加工能力减少6.9万立方米。

精心部署,建立资源管护网络。天保工程启动后,洛阳建立了以市、县两级林业局及乡森林资源管护站、责任区护林员为主体的四级森林资源管护网络。在天保、林政、公安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市各类乱采滥挖、乱砍滥伐、乱捕滥猎、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遭到严厉打击。

科学规划,开发合理管护模式。洛阳市针对交通不便、人员稀少的国有林区,采取封山设卡的方式加强保护,并组建精干的森林专业管护队伍开展管护工作;针对交通相对便利、人口稠密、林农交错的集体林区,洛阳市则采取划分森林管护责任区的方式,实行个人和家庭承包管护。目前,洛阳市在国有林区共设卡156个,在集体林区共划分责任区1163个。

公开选拔,组建高素质护林队伍。洛阳市积极推行县、镇、村、组护林四级并行的护林机制,按照村民代表大会推荐、乡镇审查、县区考核审批的程序,在全市范围内选聘了2334名责任心强的天保工程专职、兼职护林员,形成“山有人巡、林有人守、树有人防”的管护网络。

建章立制,规范完善管护制度。洛阳市各工程县根据各地实际,制定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护林员管理办法》《护林员巡护制度》《护林员培训制度》等规章制度。洛阳市天保护林员均实行合同管理,护林员每年接受两次业务和林业法律法规培训,同时实行季度考核,通过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大大提高了护林员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森林资源管护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