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科技局召开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群众评判会议

20.10.2014  17:06

洛阳市科技局10月15日下午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群众评判会议,邀请老同志、服务对象、干部群众对局领导班子“整改落实不、建章立制”环节开展情况进行评判。市委第十五督导组到会指导。

评判会上,洛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常山通报了局领导班子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开展情况。洛阳市委第十五督导组副组长付银成对教育实践活动收尾工作提出要求。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局领导班子聚焦自身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在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的基础上,结合慵、懒、散、拖问题专项治理、集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因公出国(境)管理等6项专项治理活动,最终确定局领导班子15条整改事项,按照事项类别、难易程度,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整改事项,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措施、完成时限、责任主体,对整改方案予以公示,接受干部群众和服务对象监督。

局领导班子通过建立工作台账,狠抓问题整改落实,确保各项整改事项可监督、可检查、可追究、可问责。一是从“”字上下功夫。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最希望办的事情作为整改重点,逐一把整改问题纳入台账管理,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明确整改方向,增强整改的实效性,杜绝流于形式。二是从“”字上下功夫。细化整改台账各项要素,每项整改任务均做到内容翔实、措施具体、时限清楚、责任人明确,使整改问题一目了然,具体有序。建立整改事项每周报告制度,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从“”字上下功夫。对整改任务完成事项,逐项检查、验收,评价整改效果,及时进行“销账”处理。对时间进度同步完成事项,公示整改进度,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对超时限未完成事项,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目前,局领导班子15条整改事项已完成13项。

局领导班子把建章立制作为巩固加强作风建设和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长效机制,认真梳理、统筹确立制度“废、改、立”工作,通过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固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并积极转化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目前,洛阳市科技局废止《洛阳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修订《洛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洛阳市科技局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洛阳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科技工作程序,提升了科技工作服务能力。

今年前九个月,洛阳市成功引进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微生物所,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洛阳中科科技园相继落户伊滨区、涧西区、洛阳高新区。洛阳大学科技园成功晋级“国家号”,成为继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之后,全省第二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分别获批牵头组建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市省级以上技术创新联盟总数达到10家。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入选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市创新企业总数增至42家。启动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工作,洛阳市246家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备案。中信重工牵头承担国家“973”计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开创了全省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的先例。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航空工程材料与结构研究领军人才李书欣博士签约725研究所。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毛二可院士、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分别依托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建立河南省复杂电磁环境效应院士工作站、河南省贺林个体化医疗与转化医学院士工作站。中铁隧道集团“盾构及掘进技术创新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的内燃机试验装备研发创新型科技团队等7个科研团队成为入选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田克恭、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文武等7名科研人员入选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评选产生市级首批50名优秀科技领军人才、150名优秀科技杰出人才、113个科技创新团队。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制定实施《洛阳市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专项行动计划》,配套出台《洛阳市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制定《洛阳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产学研协同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1-8月全市专利申请总量590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716件,专利授权量308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11件,同比分别增长20.5%、35.9%、3.9%和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