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保卫战 1.8万将士抗击5万日军

24.06.2015  08:15

洛阳东大街与南大街残存的一段四五米长的老城墙,当年是中国守军最后突围的地方。

当年为了阻止日军前进,中国守军忍痛炸桥,残桥至今矗立在洛河边。

中原网讯(记者 张翼飞 文/图) 1944年5月5日,日军攻击龙门,洛阳保卫战打响。

驻洛阳中国守军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5军和第14军第94师1.8万名官兵,守城21天,在部队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仅2000多人突围而出,“惨烈不逊衡阳(保卫战)”。

历时21天的洛阳保卫战,装备落后的中国守军英勇抗击机械化装备的日军精锐之师,毙伤敌人万余人,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国抗战史上谱写了悲壮的一页。

洛阳保卫战老兵71年后相聚

上周,郑州晚报记者来到古都洛阳,追访“洛阳保卫战”。

洛阳民间关爱抗战老兵组织、洛阳红山石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失败的匈奴”(本名李磊,以下简称“匈奴”),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

2004年至今,他寻访、接触抗战老兵400余位,对自己生长的这座城市的抗战,他更是了如指掌。

71年前的5月25日,洛阳沦陷。

今年5月24日,“匈奴”和北京志愿者薛刚促成了3位参加过洛阳保卫战的老兵在北京相聚。

3人分别是95岁的张君国,当年是94师282团3连连长;92岁的高振中,当年是电话排战士;89岁的张翠萍,当年是15军护士班护士。

3位老人谈起昔日的抗战烽火,唏嘘不已。张翠萍说,1945年10月,在故宫太和殿,她还亲眼见证了日军的投降仪式,激动得一夜无眠。

战斗白热化时 女卫生员也拿起了枪

1944年3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第一阶段“河南战役”目标就是夺取当时的中原抗日中心、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洛阳。

洛阳中国守军15军的军长武庭麟、副军长姚北辰均是洛阳人,将士也多为豫西人。官兵们不愿看到家乡的沦陷,坚守洛阳城。

从5月5日日军进犯龙门山,到25日洛阳城陷落,守城将士先后在城郊和城内多地与日军浴血奋战。至洛阳沦陷,近2万名官兵仅剩军官316人、士兵1795人。

张翠萍老人回忆说,战况达到白热化时,就连女卫生员都发了枪打,她记得自己领到一支步枪,还有三颗手榴弹和一挂子弹。

洛阳保卫战中,张翠萍老人三处负伤,左臂中弹,在没任何医疗器械的情况下,她将左臂支在地上,用右手将弹片生生地抠了出来。弹片擦掉了她一块头皮,她抓了一把土止血包扎。她记得城墙有将近三层楼高,突围过程跳下城墙时,她摔伤了脚,被附近村民救了一条命。

时任连长的张君国在城池失守后,随第16军出潼关阻击日寇西进,一天一夜急行军100公里。

我们电话排驻守西工兵营,住在地下室,又潮又湿,听见外面炮弹不停地响。”高振中老人回忆说。

好儿郎浴血保卫家园

郑州晚报记者跟随“匈奴”,一路寻访“洛阳保卫战”的遗迹。

因为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能找到的寥寥无几。九龙台附近的基督教堂,战斗期间是战地医院;北窑的铁路桥,当时是防守阵地,在此展开过拉锯战;东大街与南大街,残存一段四五米长的老城墙,这是中国守军最后突围的地方;西关,当年城垣被突破的地方,日军坦克长驱直入……

在洛浦公园附近、洛河岸边有两截残桥,当年为了阻止日军前进,中国守军忍痛将其炸毁。

洛阳保卫战,中方守军1.8万名官兵装备落后,日军则从华北、华中抽调兵力,由空军掩护,总兵力达5万人以上。

在保卫军部的邙岭后洞战斗中,中国军队194团所有能拿起武器的人都投入了战斗。混战中,连长韩昆生擒敌日军大队长藤本,日寇蜂拥来抢。韩昆急忙刺死藤本,自己也倒在敌人的刺刀下。副连长贾乐民见状大吼一声,抱着8枚手榴弹冲入敌群,与50多名日寇同归于尽。

洛河畔,64师191团排长李军义率全排战士以集束手榴弹和血肉之躯阻击日军坦克前进,炸毁日军坦克5辆,毙敌30多人,全排官兵无一生还;4天4夜的上清宫保卫战中,日军突然施放毒气,官兵仍不退缩,与阵地共存亡。

23日拂晓,3万多日军集中力量进攻西门,通过高音喇叭劝守军投降,中国守军不予理睬。洛阳百姓冒着炮火,为官兵背米送面。24日,洛阳城破,中国守军或利用墙洞射击敌人,或在房顶用手榴弹投炸敌群,或以刺刀与敌肉搏,誓死保卫寸土。巷战中,共毙伤敌人8000余名,15军伤亡3000余人。当夜中国守军奉命突围到城外集结待命。25日,未退出城的部分官兵继续与日军巷战,终因力量悬殊,洛阳沦陷。

洛阳保卫战历时21天,在这交织着血与火的3个星期内,中国守军勇猛杀敌,视死如归,谱写了一曲民族抗战的壮歌。

编辑:禹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