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567工作法”打造富有七局特色的职工创新品牌

13.08.2014  22:46
                                                                                                                                                                          坚持“567”工作法 
                                                      全力打造富有七局特色的职工创新品牌
 
                                                                                                                                          --中建七局劳模创新工作室经验交流
 
                中建七局劳模创新工作室遵循“高端切入、规范创建、务求实效、持续推进”的基本原则,按照落实“五项措施”,坚持“六个结合”,把握 “七有”标准的“567”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基本做法、创建成效和需要提升的问题进行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落实“五项措施”,高效推进创建活动
              1 、顶层设计,建章立制。一是 依据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活动定位、主要任务、基本条件、创建程序、组织管理、成果认定和推广运用七个方面规范创建; 二是 编制了《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手册》,对创建工作的政策依据、工作制度、计划目标、图牌模板汇编成册,为创建工作提供基础指导; 三是 明确了《创新工作室考核评价标准》,从图牌标识、场所(设施)规范、团队建设、制度完善、经费保障、台账建立、攻关成果等方面实行百分制目标考核评价,确保创建活动高效推进。
              2 、政企联动,强力推进。 中建七局工会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5月26日,局工会联合河南省建设工会举办了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大会,河南省建设工会主席汪国义宣布了首批11个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决定,局工会与创建单位工会和创新工作室签订了《三方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创建各方职责和权利,并获得河南省总工会和河南省建设工会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决定对成绩突出的创新工作室可推荐参评河南省工人先锋号,优秀职工创新成果可以申请河南省建设厅成果认定和评价,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上半年共有2项成果荣获河南省百项职工创新成果优秀奖,有3项成果荣获河南省建设系统职工创新成果1、2、3等奖,5名同志荣获河南省职工创新活动技术英杰。
              3 、经费保障,激发活力。 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首批创新工作室的建立,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量力而为的原则进行申报和创建,局工会生产部和局技术质量部全程指导、服务和考核命名,并给予2万元的经费支持(局和公司工会各1万元),经费由所在单位工会代为管理,专款专用。为首批创新工作室深入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经费支撑。截至目前,被河南省建设工会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4个,职工技能创新工作室7个,创新工作室立项10个,二级单位自己创建工作室4个。
                4 、创赛结合,互促共进。 按照河南省9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技能素质建设的意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在全局重点工程项目中开展以“比工程质量、比安全施工、比建设工期、比技术创新、比文明施工、创和谐团队”的“五比一创”劳动竞赛和职工技能大比武,今年共有20个项目纳入河南省总工会和发改委重点建设工程劳动竞赛示范项目,其中竞赛优胜项目和个人可以参与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五一劳动奖章和奖状的评选。有两大工种(预算员和塔吊司机)1500余人纳入河南省总工会和人社厅二类项目的职工技能比武活动。每个技能竞赛项目的前三名可以授予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第一名可以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成绩及格者可以晋升技师和高级工,不仅提升了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活动的层次,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上半年共开展劳动竞赛11场次,参与人数10000余人次,开展技能比武8场次,参与人数545人次;有力推动了项目施工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助推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5. 过程指导,严格考核。一是 局、公司两级工会和技术质量部门对创新工作室实行全过程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及时总结推广创新工作室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科技成果,协调处理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他有关事项,所在单位尽力为创新工作室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每个创新工作室除了工会组织给予的经费支持以外,单位行政也给予5-50万元的创新经费支持。亚龙公司为调动RAP系列热再生设备创新攻关项目人员的积极性,专门拨款2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 二是 创新工作室,每年向局和省建设工会提交一份工作总结,并积极配合宣传推广活动。
              二、坚持“六个结合”,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我们坚持把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与倡导正确的劳动观相结合,与群众性的技术创新相结合,与创建“工人先锋号”相结合,与“红旗班组”创建相结合,与深化职工素质工程相结合,与创建和谐企业相结合。注重传承劳模精神,破解技术难题、培养技能人才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引领、示范、表率作用,破解项目发展难题,探索、创新出更多的项目管理成果,努力为广大职工提供一个参与创新活动的阵地、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使劳模技能人才从自我发展型的“独斗士”向团队发展型的“首领”转变。北方公司侯绪忠创新工作室,依托大庆昆仑唐人中心项目,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不仅带领项目技术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获得发明专利3项,国家授权2项,受理1项,公开发表论文1篇,独立撰写工法1篇,而且指导创新团队完成专利3项,QC成果1项,工法2篇,通过技术革新和改造为项目累计节约成本约40万元;有力调动了广大职工投身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把握“七有标准”,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一是 有牌匾,创新工作室以劳模姓名命名,并在醒目位置悬挂牌匾; 二是 有场所,每个“创新工作室”有适当面积的固定办公活动场所,设施齐全,配备必要的专业资料、器材工具、信息网络、办公电脑、实验仪器等设施; 三是 有制度,建立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制度; 四是 有经费,设立专项经费扶持劳模先进开展创新工作; 五是 有团队,以劳模先进为带头人,培养技术骨干,不断扩大创新团队; 六是 有台帐,创新活动有准确、详实的档案资料记录,能够全面反映工作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状况,全面记载工作班子、工作计划、创新项目和成果、各项活动等,有效展示组织机构、总体目标、工作职责等; 七是 有成果,围绕生产实践开展技术攻关,推广应用“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七有”标准既是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创新工作室成效的基本标准,除首批命名挂牌的创新工作室以外,第二批及以后成立的创新工作室必须按照先立项开展活动,年底进行考核认定,达到90分以上者给予命名挂牌,达不到要求者不予挂牌;连续2年没有创新成果或者完不成责任目标的给予摘牌的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创建活动的蓬勃发展,一批党员骨干创新团队如雨后春笋,纷纷成长起来,他们中有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有生产一线的,也有管理岗位的。其中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金松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有2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1项成果正在申请国家专利,海峡公司BIM技术工作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建装公司白梅创新工作室1个人完成国家专利授权35项;全国科技创新成果12项;省级工法4项。全局上半年共受理专利190项,授权专利23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227项;获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奖7项,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奖8项。如火如荼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效促进了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的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有5名同志荣获省部级劳动模范,5名同志荣获地市级劳动模范;此外,还有3名同志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3个单位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1个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8个项目荣获省级工人先锋号。正如河南省总工会副巡视员王国献所说 “尽管中建七局在创新工作室方面推进的不算早,但是一开始就定位比较高,制度设立比较科学,创建要求和标准规范统一,各基层单位的创建热情和积极性非常高,同时局工会又积极与产业工会结合,联合开展创建命名工作,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
              我局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尽管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是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改进提高: 一是 要以“整合技术资源、打造优势团队、发挥骨干作用、解决企业疑难”为主要内容,带动更多职工参与创新,取得更多科技成果; 二是 科学规划,扎实推进,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把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打造成工会组织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创新品牌; 三是 按照“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梯次推进,确保创建活动标准严格,质量过硬,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创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