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促“河长治” 四水清清润洛城
位于洛阳伊河两岸的伊水游园风景如画(曾宪平 摄)
洛阳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伊、洛、瀍、涧4条河流穿城而过。城因水而得名,因水而兴盛。
2016年起,洛阳市启动“四河同治、三渠联动”综合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计划到2020年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目标。
目前河渠治理成效如何?河长制实施情况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深入推进?
5月23日,洛阳市召开第三次河长制湖长制调度会暨“四河同治、三渠联动”推进会。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带领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现场观摩,并深入伊河、涧河等河流开展巡河。
四河同治,一河清水入洛城
5月23日,漫步在伊河洛龙区段的伊水八里堂游园,但见花草繁茂,流水潺潺。
正在健身的村民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荒地,杂草比人还高。经过治理,河水清了,生态好了,我们天天来这里锻炼一下,心情很好!”
去年7月,洛阳市下发“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实施方案,针对市域内的伊河、洛河、瀍河、涧河和城市区的中州渠、大明渠、铁路防洪渠进行集中治理,分为截污治污、河道治理、引水补源、游园湿地、沿河棚改、路网建设等六大类236个项目重点推进,确保“一河清水入洛城”。
洛阳市政府负责人介绍,在截污治污上,目前“四河”沿线227个、三渠沿线49个排污口已全部实现截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进军号令。”李亚在现场点评时表示,我们必须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彻底整治、坚持标本兼治、做到“长”“常”结合,确保截污治污形成长效,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涧河涧西区段,清清河水里荡漾着一叶扁舟,巡河员们正在清理河中的杂草杂物。
“去年实行巡河制度以来,区各级河长巡河62次,巡河员巡河660次,发现整改问题60批次,有效维护了河渠沿岸的环境风貌。”涧西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去年7月,洛阳市先后出台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和《洛阳市河长巡查制度》,目前,市县乡村四级河长3087人全部到位,设立河长公示牌990余块;因河施策,编制完成了27条市级河流、109条县级河流“一河一策”方案。探索出台了民间河长实施办法,并开始招聘。
据介绍,围绕全面落实河长制,洛阳市正研究出台实施细则,强化河长履职考核,促进河渠治理管理保护提档升级,推动河长制由“见河长、见湖长”向“见行动、见成效”转变。
洛阳河渠综合治理亮点纷呈,但发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截污治污类、河道治理类项目推进较快,但湿地游园类、路网建设类、沿河棚改类项目进展较慢。个别县(市、区)仅采取临时性截污措施,没有在治根、治本上下功夫。一些县区没有把巡河与清河、治河、管河紧密结合起来……
5月23日下午召开的洛阳市第三次河长制湖长制调度会暨“四河同治、三渠联动”推进会提出,要在河渠污染治理上继续“加码”,促进河堤绿化“增量提质”。
据悉,洛阳今年将实施172个“四河同治、三渠联动”治理项目,确保年底前完成126个。特别是加大全市排污口专项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河道岸堤清理、河道排污口及废弃物清理和河道管理范围内违建的清理,确保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实现河岸无垃圾、无杂物、无违建和无漂浮物的“四无”目标。
同时,将农村水环境整治纳入河长制管理体系,集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整治、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
洛阳市还将对“四河”市区段剩余98.4公里河岸实施高标准绿化,加快建设一批绿廊、绿带、绿园、绿道,让市民更好地走进绿地、亲近水体。(本报记者 田宜龙 李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