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冷”专业“热”就业的背后

15.10.2015  10:38

      新一轮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全面开启,2016届高校毕业生预计会达到770万,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而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式下,河海大学这所传统的“冷门”水利院校,毕业生持续遭遇“热抢”,不得不令人刮目。学校传统涉水专业学生供不应求,平均供需比达1:5,近80%的毕业生都能通过校园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

      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水利特色高校,河海大学坚持走培养水利特色人才的发展道路,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幸福就业为宗旨,实施“江河湖海战略”,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应水利事业大发展的特色人才培养之路。就业率长期位居前列,连续6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成为全国大学生就业前50强高校。

    以需求作导向 “订单式”培养

      水利事业大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又该怎样培养?“随水而动,水利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一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这是河海大学的办学者们给出的答案,也是他们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之道。

      在河海大学,有一个独特的“委员会”,那是由128家水利行业领域的单位机构组成的合作发展委员会。它几乎涵括了我国水利建设涉及的所有单位和组织,具有极高的代表性,是河海大学不断发展的推动力。在办学过程中,河海大学定期派出专员深入成员单位进行调研走访,了解他们对人才的详细需求状况,把他们的需求汇总成“订单”信息,学校根据“订单”情况,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安排、课外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针对性调整和改革,把河海毕业生培养成“适销对路”的人才。

      事实证明,这种培养思路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种学校与社会的密切对接,为学校发展赢得了广阔空间。河海大学所培养的20万名水利人才,分布在祖国的江河湖海。在长江三峡、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等全国大型、世界瞩目的水利工程中,都能看到河海人的身影。近十年来,河海大学的毕业生中有65%在国家水利、水电和交通系统工作。在全国水利水电系统中的厅局级领导骨干中,河海人占了1/3强。河海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特别是水利专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

    以模式促质量  广开“试验田

      人才“订单”的大量取得,是靠实实在在的人才质量博得的。河海大学在人才培养中打破传统,开辟了众多“试验田”,取得了理想效果。

      创立平台,打造精英。学校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大量应用型实验室,构建工程教育立体化实践平台。特别是与行业、企业建立互动机制,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实习基地、创业基地等,逐步构建一个“实验室进企业,企业研发进学校”的立体化实践平台,建立双向互动的长效机制,为学生营造出“逼真”的学习环境。近几年,在河海大学招生目录上,有一个叫“大禹学院”的招生类别明确注明了“一二年级不分专业、三年级自选专业并配备专业导师、本硕连读”,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优秀学子报考。这是河海大学面对水利发展新形势而成立的一个水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学校把大禹学院的培养方向瞄准“学术精英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总学分中有近30%用于实践教学,而且十分注重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突出学生的英语能力以继续深造。

      建立基地,高端培养。自2004年以来,在全国7大流域机构和江苏多个地市新建了97个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目前全校各专业均有2~3个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新的稳定的实习基地布局。学校以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为依托,建立了长江、黄河、淮河等高层次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创结合工程实际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将逐步发展成为面向全国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为解决长江、黄河水问题及西部水电建设关键技术问题培养和储备一批高层次人才。基地的254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院士、工程设计大师等成为河海的“产业教授”,培养了数百名水平高超的研究生。

      校企联合,能学会用。从2010级开始,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的两个专业的学生全面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以突出“工程意识、工程实践、工程素质”为目标的立体化培养方案,执行“夯实基础、发展特长、面向工程”的立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行“3+1”、“订单式”、“项目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培养计划,建立“工程科学、科技竞赛、创业就业”立体化实践创新平台,运行“校企所合作、多部门联动、教学管互动”立体化实践创新管理机制,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型人才。与此同时,学校还将面向水利土木类、机械动力类、电气信息类等专业启动校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努力培养一批未来的工程精英。

    以创新为驱动  梦起“绿草地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开拓创新,合理调整学生就业预期,巩固原有优势局面的同时,积极应对,创新方式,鼓励学生多层次就业、创业。不断健全由就业指导中心、学院、学生就业信息员组成的三级就业联动网络,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意识。积极“请进来”,主动“走出去”,宣传推介毕业生。每年举行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大型供需洽谈会2场,中小专场招聘会1100余场,就业基地达到290家。

      引导毕业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就业,强化针对性辅导培训,实现就业布局。关注水利、电力、土木、港口等重点行业的国企、事业单位的招录计划,组织、引导毕业生参加招聘考试。加强对毕业生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指导和培训。

      鼓励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多层次就业创业。设立西部创业奖学金,从2005年始,每年学校拿出10余万的资金,连续九年,对赴西部地区就业创业和志愿到基层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奖励帮扶,总计帮扶450余名学生。

      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工作。培养学生自强精神,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以资助人,以行励人”。通过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全程就业跟踪。 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辅导,帮助其实现就业。

      切实提高学校创业质量,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建立设置了创业网站信息平台,提供创业政策、创业指导,设立网上咨询预约和咨询室,组织专家定期开放式咨询指导。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用于鼓励学生参与国家、江苏省创新训练计划,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大赛。学校每年重点建设10个校外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与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签订协议共建创业基地。实施“百十一”计划,即100%学生接受创新教育,10%参加创新训练,1%出显示性成果,取得良好成效。学校2009年成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通过验收,2014年成功申报并通过“南京市就业创业指导站”建站验收;学校至今已有100余人数十个团队成功创业。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吴富伟 徐康楠 供稿)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