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河流与文明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系列学术报告开讲

23.12.2016  13:36

12月15日,我校河流与文明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系列学术报告会在环境与规划学院学术研讨厅拉开帷幕。本次报告会由河流与文明国际联合中心主任黄河清、丹麦Aarhus University地球科学系研究员John Jansen博士和荷兰Wageningen UR 博士后闫丹博士作报告。报告会由苗长虹教授主持。

报告会前,苗长虹向在座师生介绍了河南大学河流与文明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并介绍了三位做报告的专家。

John Jansen博士在“Repeated cataclysmic floods from interior Eurasia to the Arctic Ocean during the past 60,000 years”报告中指出:末次冰消期爆发性的洪水改变了地貌形态并引起了气候的骤变,但由于研究材料的缺少,许多气候事件并未被发现。John和他的团队选取了西伯利亚Vitim冰川湖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湖泊沉积物研究了过去6万年以来洪水的爆发及气候演变的历史。

闫丹博士在题为“Many-objective Robustness Decision Making for Water Allocation under Climate Change”的报告中介绍她将多目标鲁棒性决策支持系统与汇流模型结合在一起,开发了一个用于识别和评价稳定的水资源分配计划的模型框架。并应用于珠江流域产生新的骨干水库调水计划,以确保有充足的水资源进入三角洲,抑制咸水入侵。

黄河清的“河流地貌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进展“报告,系统的讲解了河流地貌的研究方法,并对最新利用遥感等手段对黄河和长江入海口的研究做了详细的介绍。针对国际上关于河流动力学研究的理论,黄河清教授提出了当前河流平衡理论面临的挑战和目标,即如何从建立以平衡理论为基础的非平衡河流演变理论体系。

John Jansen,澳大利亚Macquarie University自然地理学博士,丹麦Aarhus University地球科学系研究员,曾在澳大利亚、德国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古洪水与地貌等研究。

闫丹,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学博士,荷兰Wageningen UR 博士后,主要从事Agent-based Modeling、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GIS等研究。

黄河清,研究员,澳大利亚伍伦岗大学地理学博士,河南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河南大学河流与文明国际联合中心主任。曾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地理与地形学系、英国牛津大学地理环境学院等多所高校从事地理与地貌系统复杂性研究。2005年7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要从事冲积河流地貌与洪水演变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