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心"46天后,河南27岁小伙达到出院标准,河南首例!
27岁心脏移植患者经历46天“换心”成功 心脏移植技术填补我省多项空白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魏浩 通讯员 荣文翰 文图
“回去多注意休息,按医生交待的调整饮食;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医生。”5月30日上午,在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移植病房,该院院长袁义强拉着我省首例出院的心脏移植患者的手,反复叮嘱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病房内的医护人员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为患者康复出院祝贺,为辛苦努力终获成功而高兴。
“换心”46天,27岁的李先生终于出院
5月30日上午11时许,在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该院院长袁义强手捧一大束鲜花,走进了心脏移植病房。“小伙子,今天可以出院了,祝贺你啊。”此刻,经历“换心”手术的李先生,正在和弟弟收拾行李。看到院长进门,他感觉像老熟人一样。
“从住院到现在,院长经常来病房转悠,有时候看到李先生在睡觉,他跟我们交待几句,不声不响就走了。”病区护士吴莹莹,和另外两个同事一块,每天三班倒负责照顾李先生。
病房外,当天下夜班的医护人员交完班,却不急着回家。“移植心脏的李先生今天出院,我们想等会跟他合个影。”而病区主任杨斌,则将提前买好的一套运动装,递给了李先生。
据介绍,今年27岁的李先生因为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于今年3月9日来到该院。后被诊断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该院院长袁义强介绍说,因为患者心房存在大量血栓,如血栓脱落或心律失常发作,随时可能猝死。“‘换心’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因此,该院组织多个学科专家,开始寻找合适的心脏供体,并做好为李先生做心脏移植的准备。
从坐轮椅到自己走出去,意想不到的“重生”
得知李先生要出院,该院麻醉科主任魏金聚,和重症监护室主任郭长英,也赶过来跟他合影,“不止是我们几个,全院上下的人,都关注着这个小伙的恢复情况。”
据了解,李先生在4月15日,成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最初的半个多月时间,是在重症监护室度过的。“像呵护新生儿一样,每天眼看着他一点点地恢复,心里那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郭长英说。
后来转回心脏移植病区后,3名护士又是不分昼夜地照护。睡眠时间、饮食饭量、情绪起落、大小便次数......在吴莹莹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李先生每天的生活细节。“5月7日开始下床活动了,最开始是在室内走两圈,后来是到走廊里活动,再后来是下楼散步。”李先生的一丁点进步,都让周围的人欣慰不已。而从坐着来医院,到如今走着出院,就连李先生自己都表示,想不到能如此快地“重生”。
心脏移植技术填补我省多项空白
出院后,李先生能像正常人工作吗?他的生活起居,和正常人有啥不一样?针对大家关注的问题,该院心外科三病区主任杨斌说,做为难度最大的器官移植手术,除了对术前、术中的技术水平,以及团队配合要求苛刻之外,对术后的护理也非常严格。
“因为患者用了不少免疫制剂,机体免疫力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对术后无菌环境要求很高。”李先生每天摄入的饮食,和穿的衣服,甚至是医护人员的衣服,都经过严格的无菌处理。
不仅如此,心脏移植患者的营养水平,也是该院营养科和医护团队关注点。“术前本来就体质差,又经历一次大型手术,如果营养跟不上,患者术后恢复就会比较难。”因此,李先生的一日三餐,就由营养科的“小灶”专门提供。
杨斌说,作为我省第一例顺利达到出院标准的心脏移植手术,该院整个医疗和后勤团队历经了第一次“取心”、第一次移植,以及很多个第一次的挑战,靠着大家的齐心协力,才完成了我省这项创举。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