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中国文坛的河南面孔:阎连科获卡夫卡奖

03.01.2015  10:40

入眼,入心?

当我们站在时间的某个节点上,回顾所来路,才蓦然感到时间的重量。

每天,大量的信息映入眼帘,但多如过眼云烟,真正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的太少。这一年,中国文坛在热闹与冷静中前行,我们感动于那些大家的默默耕耘,他们埋头创作,一出手总能给我们带来震撼,比如贾平凹今年推出的小说《老生》;一些青春的身影则如一阵别样的风吹来,张嘉佳凭借一部清新文艺的“睡前故事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就登上了年度作家榜榜首,令人嘘唏。还有文学奖那些事儿,一些作品入了评委的眼,却乱了读者的心,于是争议不断,这是奖的问题;一些作家作品,你可能从未听说,但因为获奖,你去读了,有相见恨晚之感,这是奖的魅力。

2014年,河南作家依然出手不凡,但他们在沉甸甸的收获面前平静低调,中原大地赋予我们的作家内心一份坚实稳定的力量,让他们始终自省,不随波逐流。我们知道,阎连科在全世界的瞩目下获颁卡夫卡奖,然后他就悄悄回到他出生的小村庄,他要与这片土地说说心里话;我们知道,失去爱子的周大新在深味痛苦后写下《安魂》一书,生活对他来说是口“老井”,他向深处挖掘,不畏不惧。我们知道,这一张张中国文坛上的河南面孔,他们看似平常、平静,却有种内蕴的激情和深厚的创造力,让人仰视。

也许,某个无眠的夜晚,你突然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带来的不安,你翻开了这些作家的书,在他们用文字编制的美好里获得自由与飞翔的感觉。

这一刻,阅读是一种相遇,是心与心的交汇。这真的比得什么奖都更重要。(冻凤秋)

阎连科

1

阎连科获卡夫卡文学奖

低调

2014年,阎连科的名字无法被忽略。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2日晚11点,卡夫卡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捷克布拉格举行,中国作家阎连科成为该奖设立14年来首位获奖的中国作家。颁奖词称“他有着犀利的讽刺和对现实的观察能力,最重要的是他拥有面对现实的勇气”。

继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这个重量级奖项再次让国人为之瞩目。面对种种热议,阎连科平静低调。现年56岁的阎连科出生于河南嵩县,故乡田湖镇在他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说:“我是这块土地的儿子,没有那个村庄,就没有我阎连科。”这一年,他推出了一部回忆童年生活的随笔集《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获奖不过是过眼云烟,低下头来踏踏实实写作,才是最重要的。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