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胡辣汤为啥没能上《舌尖》 总导演给出答案
本报讯 两部《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让总导演陈晓卿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这位被粉丝称为“最懂美食的人”却坚定地认为,只有当人与美食发生关系,美食才有意义。昨日,陈晓卿做客郑州,与读者畅聊天下美食,对谈至味人间。
郑州晚报记者 苏瑜 张翼飞/文 张翼飞/图
未能将河南美食囊括其中 不影响我个人对它们的喜爱
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未能将河南美食囊括其中,陈晓卿坦言,来河南还是蛮有压力的。
陈晓卿表示:“没有拍河南美食,但这并不影响我个人对他们的喜爱。其实,我拍摄《舌尖上的中国》时,在河南做了很多调研,但拍摄纪录片,选材时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元素的。比如说,河南的传统小吃胡辣汤,我们拍摄时想方设法,希望能把它拍得诱人一点,但无论怎么拍,都是稀糊糊的不上相,我们甚至把摄像机埋在胡辣汤汤底下,但稍微深一点就不透明了,从底下往上飘起来的时候,惨不忍睹。从另外的角度,变换用光也不行。不过在《舌尖2》,我们拍了开封第一楼的灌汤包子。有些河南美食之所以没有拍,确实是因为它拍起来不‘可爱’。有些河南观众对我不满意,留言说我到河南一次打一次。但其实真心的今后如果我们发现能体现和代表河南人性格的美食,我们立即就去。”
吃什么、在哪里吃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
“其实,像我的家乡皖北安徽,也没有任何一种美食入选拍摄,但在我心里,他们的位置是其他美食永远无法取代的。”
陈晓卿认为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世界上最好吃的永远是人。而新书《至味在人间》正是这样一本以“人”为背景的“美食记”。这本书是陈晓卿独家的味觉日记,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人与美食发生关系,美食才有意义。
菜市场是一个城市最有味道的地方
陈晓卿,1965年11月生于安徽灵璧,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摄影专业,1989年进入中央电视台。除了拍摄纪录片,很少人知道陈晓卿还是一位写了10多年专栏的资深美食作家,更少人知道他是朋友中的“扫街嘴”,走到哪儿吃到哪儿,曾经驱车20公里就为了吃两个烧饼。“今天要不是答应你们采访,我都去逛菜市场了,我觉得菜市场是一个城市最有味道的地方。”陈晓卿对记者说。
正是因为这种对“人间烟火味”的强烈渴求,陈晓卿觉得自己更喜欢写作时的感觉。
《至味在人间》是陈晓卿10年美食文章的首度结集,68篇文章分为“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一个人的面馆”、“至味在江湖”、“吃口热乎的”、“留住手艺”、“吮指之欢”6个部分,既有各种美食的吃法,也有手艺的介绍,还有个人生活感悟。
“拍‘舌尖’我没有推介过一家餐馆,但写书我就可以推荐我喜欢的饭店。尽管按图索骥的人吃过后大呼太难吃,但那纯属我个人爱好。”
纪录片的社会意义远大于赚钱
对于《舌尖上的中国》屡次创下收视纪录和创收纪录,以及在全国产生的广泛影响,陈晓卿并不意外。他说,运气成分是有的,但在创作之初就能预料到火爆。“因为我们是在多次论证、深入调研、精心策划的基础上才开始拍摄的,无论是镜头呈现、播出时间、字幕频率等观众不会注意的细节都在我们的设计之中。”
在陈晓卿看来,现在除了Discovery频道能够盈利,世界上大多拍纪录片的都在赔钱,而这些纪录片存在的隐性价值大于经济价值。他说,无论是美食还是拍片,每天都在创新,我们的创新应该是让这个社会更丰富,而不是更趋同。我们不能按照一个模式去包装食物,我们也不能按一个模式去拍摄纪录片。这种创新思维让人不免对正在筹备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部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