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依托“校企联合”有效推进特色学科建设

26.02.2015  14:33
  在今年河南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骨干特色高校建设”“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的提法引起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热议。说起特色学科,就不得不说一下咱洛阳河南科技大学的轴承专业。据了解,国内轴承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约70%毕业于此,每年仅培养专业学生百余名,甚至不少学生还没毕业就已被企业“预定”。      全国唯一,学生未出校门就是“香饽饽”      据了解,该专业每年招生3个班,学生共计百余名,在其他大四学生为找工作而奔走于各招聘会时,他们总显得“高枕无忧”,“工作好找”成为这个专业最大的“金字招牌”。      “我们被誉为国内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哈瓦洛’(哈尔滨轴承、洛阳轴承、瓦房店轴承)三大厂的总工都是从我们这里毕业,这里还是全国唯一一个轴承方向的本科院校。”省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大学校长孙金锋教授说。      “这个专业的学生不会为就业发愁,有不少优秀的孩子在大二、大三就已被企业‘预定’。”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韩建海表示,学院的轴承专业起源于1974年,已为该行业培养了40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让专业优势更为明显      几天前,笔者在郑州东站遇到了一位从西安搭乘高铁前往郑州的旅客,他在下车后在朋友圈里发出了“中国速度,高铁威武”的感叹。近两年,随着中国在高速铁路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中国高铁”成为我国工业产品走出国门的又一张“金字名片”。与此同时,高铁的关键部件高铁轴承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高铁轴承这一领域发展前景如此巨大,作为国内轴承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河科大也瞄准了该领域。孙金锋介绍说,不仅是高铁,耐高温轴承以及风电等新兴行业的高端轴承都是未来学校轴承专业的发展方向。      谈及未来的发展,韩建海说,开展校企两方的深度合作是学院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思路。在机电工程学院,每一届的学生都会学习一门30个学时名叫《轴承应用技术》的全英文课程,这门课的“授课教师”并非河科大的教师,而是来自德国的世界着名企业舍弗勒公司的一线工程师。“讲‘应用’企业的人要比我们学校老师专业得多。”韩建海说,为了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就能了解到轴承行业在生产一线的“最新需求与发展动态”,帮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更强的“实操能力”,更好就业,学校已与多所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实验室、设立企业奖学金、企业派驻工程师授课等都已成为现实。      (河南科技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