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会迁移新城建 繁花似锦自此始
如今的紫荆山是郑州数一数二的繁华地带。但是在省会迁郑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和荒地。为了让上万人的迁移大军在郑州落得住脚,郑州市民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当中。衣、食、住、行、娱……新市民们各个方面的需求,既让建设者们倍感压力,也让他们感到兴奋——郑州这座城,要大变样了!
【省会迁郑】
紫荆山开启繁花似锦的年代
紫荆山大概是郑州这座城市最繁忙的路口了。
三层立交桥,5个路口,十几个公交车站,从早晨五六点钟开始,就有市民在紫荆山公园晨练,紧接着就是车水马龙的上班高峰,一直“闹腾”到深夜12点还不罢休。赶上周末或节假日,周边十多家商场、超市、影院更是人气旺盛。恐怕很少会有人知道,在60年前,紫荆山是什么模样。
时任郑州市副市长王均智说,在省会迁郑前,紫荆山“沙岗遍野,少有人烟”,为迎接迁来省会的各级机关单位,这里进行了紧张的建设施工,不但建起了办公大楼,也设立了门市部、菜场、澡堂、理发店等生活设施,这才开启了紫荆山繁花似锦的年代。
1954年,22岁的王大秋随省委下属的河南省中苏友好协会从开封迁来郑州。他的工作单位就在省委旁边。
他回忆,现在花园路花园商厦、邮电局那一片有一个大型的供销合作社,从现在的纬四路一直到纬二路。里面就像现在的超市一样,用得着的日用品都可以买到。供销合作社路对面,是一个大菜场,里面可以买到青菜和猪肉,还有洗澡、理发、照相的地方。他单位旁边还有一个小影剧院。
“那个时候,大家的物质要求也不高,对迁郑之后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王大秋说。
【迅速行动】
一座城为万人顺利迁郑的努力
在王大秋满意的背后,是郑州一座城为迁来的上万人而做的努力。
按照当时省会迁郑工作安排,省委、省政府负责省直机关的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等方面的建设事宜;郑州市负责为省直机关服务的工程建设。
1954年6月5日,郑州市委决定成立郑州市欢迎省会迁郑委员会,由王均智为主任,省政府秘书长杨宏猷、郑州市政府秘书长张北辰等为副主任。
1954年6月28日,在郑州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张北辰发言说:“由于省级机关的迁郑,无论固定人口或流动人口必将增加(据了解省级机关工作人员下半年将有5000名迁郑,若加上家属郑州市固定人口或流动人口将增加15000人左右),反映在城市内部的供求(包括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物质和文化生活)关系方面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一切物质文化生活的供应工作必将更加繁重。”
时任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萧枫回忆,为此,当时郑州市建委、建设局、粮食、商业、供销、交通、公安、民政、房管、文教、卫生、邮电、电业以及铁路等部门“都迅速行动起来”。
1954年11月11日一份《郑州市欢迎省会迁郑工作总结报告》记载:“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行业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省会迁郑的各项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按要求及时完成,从而保证了省直机关陆续顺利地迁郑。”
【支援郑州】
建设当时工艺最先进的自来水厂
1954年7月,17岁的张书臣从北京来到郑州,一下火车,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郑州火车站还是用席棚搭的,不远处木质的二七纪念塔对面,是一座大约5层楼高的水塔,人们拿着各式各样的木桶到水塔附近的供水站去打水。
为了适应省会迁郑带来的大量饮水需求,1953年郑州市政府开始以贾鲁河为水源,以西郊柿园水厂为厂址,筹建郑州市自来水厂,同时,自来水管线也开始敷设,以解放路为起点,管网敷设铭功路、太康路、正兴街等26条街道,长度12.48公里。
张书臣原来在北京一家机械厂工作,他来郑就是为支援建设自来水厂的。张书臣跟工友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在工地和水厂工作,“那时候,虽然觉得累,但没啥抱怨,一心想着早点儿能让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
1955年,郑州自来水厂投产,日供水能力在8.5万立方米。
张书臣说,郑州自来水厂的设计脱胎于天津自来水厂,而它比天津还好的是,它的滤水池采用了当时先进工艺,可以定时“反冲”滤层里留下的脏东西,从而加快过滤速度。
【人才奇缺】
市领导到火车站欢迎理发师傅
像张书臣一样从外地来支援郑州建设的技术人员还不少。
当时郑州奇缺理发、修理、照相之类的技术人才。王均智找到曾任郑州市委书记、后调任广州市委第二书记的赵武城,求他“拉兄弟一把”。当几百名广州各行各业的师傅到达郑州火车站时,郑州市领导专门举行盛大欢迎仪式。
由于财力物力非常困难,政府只在南关和人民路东侧建了两处简易平房的“工人新村”。如今人民路上的公交站还有“工人新村站”。虽说是“新村”,但其实是建设者用毛竹、芦席、牛毛毡、芦苇秆搭成的简易工棚。
对于从上海、江苏、湖南、湖北等地调来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没米吃。就连北京来的张书臣最早也吃不惯工地上的红薯面、高粱面做的黑馍。
计划经济体制下粮食调拨极为困难。王均智当起了“大米市长”,以“协作”名义交换彼此的特产,用本地的大枣和花生,从南方“协作”来不少大米,用煤炭从舟山群岛换来鱼虾,为工人们改善生活。
郑州“老照片”
艳芳照相馆的模特照风波
随着广州工人来到郑州的还有一批当地的服务行业。艳芳照相馆就是那时落户郑州的。
广州援郑人员不仅带来了在当时来说较为先进的照相设备,而且带来了暗房、整修、着色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当时,有一个顺口溜:“照相到艳芳,做衣裳到大昌”。
艳芳照相馆刚来郑州时,陈列在橱窗中的,不是“女披扫地白纱,男着燕尾西服”的资产阶级结婚照,便是古香古色仿西厢式的仕女相片。不少前来照相的郑州人,看到这种怪照片扭头便走。人们批评这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天地,为资产阶级鬼怪思想招魂”。
时隔不久,在橱窗和前厅里便出现了戴柳条帽的工人、扎白毛巾的农民、纳鞋底的家庭妇女……艳芳照相馆的服务人员争先恐后地下工厂、入农村、去连队、到街道,深入实际生活,拍摄出了许多感人的好照片。
【责任编辑:樊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