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牢记总书记兰考嘱托 真抓实干为农民服务

20.03.2015  15:40

 

      央广网北京3月20日消息(记者赵飞 河南台记者张海峰 周文茹)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去年三月,习近平来到兰考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殷切期望农业人口超过一半的河南传承焦裕禄精神,转变作风,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一年来,河南牢记嘱托真抓实干,“为农民服务”不断开拓新局面。

28岁的闫春光是河南省兰考县张庄村村民。去年,闫春光好不容易搭起来的养鸡场因为欠缺技术和资金遭遇破产。今年春节一过,闫春光就在村子的南头风风火火地将自己的养鸡场又建了起来:“以前有个老棚子,农行贷了3万块钱的款,老棚子扒了盖了个新的。准备再找点贷款扩大点规模,努力吧,多挣钱,挣钱多了,回报社会吧,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

  有针对性地对中青年创业者提供技术、资金帮扶,是兰考县立足养殖传统助农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兰考县农村正在积极探索的土地流转,也给上了年纪的农民提供了增收的空间。62岁的张庄村民陈学书去年把自己的5亩土地,以每年每亩1000元的价钱租给了种粮大户:“土地一承包给他以后,我就在这打工,你像我年纪大了,土地承包以后也能跟着挣俩钱,老百姓都能来干活,妇女了,上了年纪的人一天都能开个几十块钱。地也承包出去了,能见到效益了,也能挣钱了。

  青年人开始创业了,上了岁数的人也寻求到了致富门道;张庄村村支书文伟清说,对口资金帮扶、专家进村讲课、村里担保贷款、驻村工作队帮忙跑市场,一连串的组合拳,让贫困村有了新气象:“农民解放出来,从哪解放?从生产力中解放出来,你不干农业活了,你又去打工了,你又不少得到效益,双向收入,双赢。

      河南农业人口超过全省人口的一半,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任重道远。不仅是兰考县有了新活力,地处豫西伏牛山脉的西峡县也摸索到了自己的新出路。李玉峰和他的邻居们从交通闭塞、生活不便的深山沟搬到了军马河镇,在这里他们住上了政府补贴的新房,用上了政府补贴的香菇风干机,整村搬迁不仅解决“”,也在解决如何“”:“村里给协调,搞香菇基地,叫群众搬出来有致富门路,香菇基地全在路边的地里,需要多少地方就给你协调多大地方。以后发展空间大了,包括沟里腾出来,搞个旅游开发,搞个退耕还林这个比较合适,可以配套。

  为了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河南改变扶贫方式,从普惠式扶贫到精准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张成智:“针对这些贫困村、贫困户,我们通过龙头企业定向的鼓励村企对接来招工,让他就业。和金融部门联手,通过发展产业来给它对口小额信贷扶持,还有互助资金、小额信贷,还有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等等这一系列措施,鼓励留守在家的让他通过发展产业来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