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门印记 河南消防部队十个退伍老兵的故事

20.11.2014  18:49

 
      时间定格在2014年11月19日。在位于大别山下的河南省信阳市消防支队新县大队警营内,刚参加完一场灭火战斗,还没来得及脱掉沉重的战斗服,李凯跳下消防车,抬头一看,警营那棵高大的银杏树已是一树金黄。在APEC蓝的映衬下,黄灿灿的叶子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了耀眼的光芒。这一天,中原大地已进入初冬。李凯知道,不等银杏树上的叶子落完,自己将要卸下警衔领花离开警营,回到故乡那个温暖的家。

      一面是与亲人久别重逢的家,一面是滚打摸爬多年给了自己信心力量毅力与智慧的消防部队。此刻,和全省所有即将离开部队的消防老兵一样,李凯心情格外复杂。但是留在生命中那个忠诚与奉献的青春岁月、喜悦与泪水的犹新记忆、每每与死神赛跑为抢救生命而险些牺牲的深深烙印,永远与红门同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一年一度老兵退伍的日子,笔者记录下十名消防战士为一方平安奉献的印记,讲述他们在灭火救援、抢险救灾和社会救助中忠诚奉献的平凡故事。

     
拼命三郎”王剑锋:16年青春无愧

     
人生最美的16个年头给了部队,同样部队也给我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入伍16年来,他先后参加汶川抗震救灾、鹤壁“3.26”热电厂爆炸、“6.26”迈奇能源有限公司锂电池爆炸、“5.15”鹤辉高速隧道火灾等1400余次灭火救援战斗,勇救70名遇险群众。他,就是鹤壁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王剑锋,了解他的人都说他是“拼命三郎”。

        1998年从湖北监利县入伍的王剑峰,在同批兵战友中显得十分瘦小,在体能、技能等科目训练中他的考核成绩均处于末尾,在战友们的眼中他是一名“后进兵”。

      “当兵不习武,不算合格兵。”下连队后,他暗自加压:一定要迎难赶超!白天训练,别人做一遍,他却坚持做十遍,二十遍;别人休息时,自己加操练。在训练量上不断给自己加码:每晚坚持做500个蹲下起立、500个仰卧起坐和500个俯卧撑……

      1999年,淇县龙马造纸厂发生火灾,大火整整燃烧了两天两夜。作为辖区中队,王剑峰与战友们接警后,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后,发现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草垛堆全部蔓延着火,火场中间还有11名工人被困,如不及时救出,后果不堪设想。在指挥员的部署下,中队组织了攻坚救人小组,在战友们水枪的梯次掩护下,王剑峰跃身冲入火场救人。

      熊熊燃烧的火焰和滚滚浓烟烤得让人快要窒息,大火烧坏了战斗服,灼伤了他的手臂,他强忍疼痛,逐一将被困员工背出,当最后一名群众安全救出时,他却瘫倒在地,战友们迅速将他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医生检查时发现,他身体多处被烧伤,更致命的是肺部吸入了大量浓烟,所幸抢救及时这才幸免于难。

      入伍以来,王剑锋先后被公安部消防局表彰为“训练标兵”,被省消防总队授予“十佳优秀士官”称号,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鹤壁市政府表彰他为“青年岗位能手”。

      “部队培养我16年,虽然错过了同学朋友在社会上很多精彩人生,但是学到了一生都用不了的知识和做人的本领,我无怨无悔。



特勤班长马金甫:每救一个人就有军人自豪感

 

      有一种记忆叫光荣,有一种幸福叫拥有,有一种富有叫自信,有一种收获叫坚强。

      “对我来说,有一种自豪,就是在危急现场救出每一个人。”安阳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副班长马金甫这样总结自己8年的消防部队生活。

      个子不高但很结实,皮肤黝黑,笑起来很是憨厚朴实。2006年,18岁的马金甫来到消防部队。用马金甫的话说,他入伍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锻炼两年,让自己更“强大”。

      马金甫想象中的部队生活,是很多战友在一起,每天摆弄枪械,学习擒拿格斗,但是没想到却是来到了消防部队做消防兵。在接下来的新兵生活中,马金甫和战友们接受了作为一个消防兵更为专业的训练——撒水带、佩戴防护装备等等。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马金甫终于有资格出警参与抢险救援了,渐渐地的,他对消防兵的认识发生了质的改变,而这改变也必将影响他的整个人生。

      “当时是2007年,大概是三四月份。那一天,队里警铃声大作,我知道,作为消防战士的第一次出勤任务来了。”马金甫说,出发前,他们并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警情,到了现场之后才知道,是附近一个小区里,一个女子要跳楼,他作为新兵,任务是负责外围警戒。

      “但心里其实很好奇,好奇作为一名消防战士,究竟能用什么方法成功将人救下。”马金甫说,直到任务结束,成功救下那名女子,好奇渐渐转化成了一种自豪,原来作为消防队伍的一员,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下一个人的生命。

      当兵这8年里,他平均每个星期出三到四个警。马金甫原本还透露着憨厚笑意的脸突然严肃起来:“这些年来,我每救下一个人时候,心里感觉就很舒畅,我想这就是所谓作为一名军人的自豪感。

彭兵:心中有梦脱掉军装还要献身消防

 

      “上小学时就崇拜消防官兵。特别是在火灾和事故现场,救出那么多的人,觉得他们是新时期最伟大的人。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队员。

      2009年12月,18岁的彭兵怀揣着警营的梦想走到了南阳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这个火红的消防警营,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

      “彭兵是一个勤快、爱学习的战士。”中队指导员徐岩介绍说:“五年来,彭兵不但努力学习摸索灭火救援的经验,做到熟练操作,并且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对防护器材及车辆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时刻保持正常运转,整洁。在多次抢险战斗中,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中队圆满完成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012年1月25日19点20分许,南阳市北京北路华晨中华4S店失火。整个展厅上下两层近400平方米被浓烟包围着,着火位置为一楼,火势正在向上窜且正在向外蔓延,他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坚持在灭火一线,待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又深入内部仔细排除余火,终于在21时25分余火全部扑灭,然后又留下观察火情,避免火灾复燃。险情有效排除,无造成人员伤亡,成功地保护了南侧相邻的金杯汽车销售厅和西侧的维修车间,以及二十多辆轿车和几十辆卡车,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入伍的5年来,彭兵共参加救援与火灾扑救三百余起,抢救被困人员二十余人,出色了完成各项任务,为自己的警营生活和人生书写了华丽的篇章。

      “说实在话,部队培养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心里一百个不想离开的。”本月下旬,彭兵就要退伍回到自己的家乡。面对未来,彭兵说:“对消防工作充满了无限的留恋,回到家乡以后,还要找一份与消防有关的工作,继续我的消防梦。

 

柔情汉子李凯:爱部队更爱温暖的家

     
      信阳市消防支队新县大队的墙上贴着的“退伍不褪色”、“珍惜军旅时光”等宣传标语,中队部播放的《送战友》、《老班长》等几首平常耳熟能详的歌,此刻李凯听起来却有些凄凄婉婉。

      1998年12月从湖北房县入伍的李凯,在消防部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目前是四级警士长警衔。

      “感觉在消防队干着挺好的,就是自己年龄到了,加上也要为家庭考虑,所以不得不走。”一如金秋黄叶携着阳光飞去,李凯在作别曾经的将军梦,为了温馨的小家,他不得不离开这个锻炼自己多年的警营。

      “新县火灾不多,抢险救灾和社会救助任务多一些,这么多年参加很多战斗,感觉和消防部队分不开了。” 看远处连绵起伏的大别山,李凯心里矛盾重重。

      今年10月份,李凯的女儿出生,由于老家在湖北,无人为其照顾孩子,刚好面临退伍,李凯决定离开部队。“感觉自己年龄也不小了,想趁着自己还年轻,想去社会上闯一闯。也是为了家庭的未来。但是不管走到哪里,我永远是一个消防老兵。

特勤战士钟波:最难忘的是炸药库救人

 

      “军人意味着奉献!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作为军人就会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在每一本学习本上,我都记着这句话。因当兵无悔,警营岁月是一生拥有的光荣,是一辈子的自信和坚强。”在安阳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我见到了今年就要退伍的钟波。

      2009年12月,一脸稚气的湖南张家界18岁小伙子钟波,充满好奇的参军入伍,在特勤消防大队一待就是五年。五年时间,钟波出过无数次警,还在一次抢险救援中立了三等功,但他至今都不敢告诉父母,那是他用生命换来的。

      “我是报喜不报忧,遇到再大的危险,也不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那是2011年发生在安阳市韩陵乡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一处火药储存仓库突然爆炸。“当时我们到达现场,光顾着去现场了解情况,解救被困群众。”当他和几个战友进入到已经被炸塌的一排平房当中了解情况,入伍第二年的钟波根本不知道害怕,一心想查看还有没有人员被困,全然不知道里面着火的是什么。

      “出来以后,才感觉到危险。”钟波忽然提高声调说,从现场出来以后,围观群众告诉他们,正在燃烧的房屋里面堆放的全是制作烟花爆竹的火药,其他房子全是被炸药炸平的。“但是不后悔,因为那是我们的职责。”钟波告诉笔者。

李雷:郑州航空港区守望者

 

      “当兵16年,见证了富士康等一大批特大型企业落户,见证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块实验田成长为中原大地一方投资热土。我和我的战友枕戈待旦守望这块热土,就是盼望着它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郑州市消防支队空港三路中队中队长助理李雷自豪的介绍说。

      1998年,李雷开始在郑州港区服役,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16年,他先后参加各类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3800余次,从各种事故灾害现场抢救疏散受困群众500余人。

      2005年夏,刚结婚的李雷归队后,所在辖区内一化工厂起火,并发生爆炸。身为中队长助理的李雷主动要求带领攻坚组进行扑救,凭借着过硬的业务素质,有效控制扑灭大火,成功疏散救出工厂员工数十名。后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

      2014年深秋,流经辖区的南水北调工程,一个月内两次水上救援,马上要脱掉军装退伍的李雷却又穿上战斗服,跟战友们一起,在数公里长的水域内,忍受着刺骨的秋水和寒风,打捞落水群众,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消防老兵,和所有战友一样,忠诚履行军人的使命,为一方平安出生入死,无怨无悔”。李雷告诉笔者:“马上就要离开部队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学到的灭火救援本领带到那里,用一生去守望平安。

殷全奎:那年除夕夜的一碗饺子

 

      8年的消防兵生涯,有遗憾有辛酸,有快乐有甘甜,留给殷全奎这个来自新乡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小伙子太多太多的回忆:“可能很多年后我跟别人提起来在部队的生活,还是一碗饺子最能唤醒我的记忆吧”。

      2009年大年三十夜里十一点,处于战备状态饥肠辘辘的殷全奎捧起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三两个饺子刚下肚,出警救援的疲惫感瞬间释放。但这种短暂的幸福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打破了。一处沿街两层楼的门面房着火,浓烟笼罩着整整一条街!接到出发命令的殷全奎和队友们放下饭碗,赶赴现场增援!

      火,烟,水!现场火势凶猛,殷全奎什么也来不及多想,抱着水枪就和队友冲了过去。水流打到墙壁反射回来的水花不一会儿就将他的战斗服打湿。

      “冷啊,我抬眼一看,打到帽檐上的水来不及流下就结成了小冰柱,想换个姿势拿水枪,一看手套已经和水枪冻到一起了”。殷全奎回忆说:“短暂的休息时,才感到了刺骨的寒冷,不知何时他的鞋子里也灌进了水。老班长看我冻得哆嗦,直接把大衣脱给我,自己又上阵了”,提起这事殷全奎还是一脸的感激。

      火势蔓延,殷全奎奉命从楼顶出水枪进攻,刚爬到二楼窗口,楼顶轰的一声,直直地从眼前塌了下去,扑下来的火苗和烟尘瞬间将他包围,

      “吓呆了,真的,我再早上来一秒就被砸下去了”。稍作调整之后,他和两名队友又选取临近的房屋作为阵地,三人骑坐在屋脊上,抱一支水枪出水。“火很大,但是我们弟兄三个真的太冷了,轮流调换位置,因为中间一个是最暖和的,那种相互取暖的兄弟情让我们一直坚持到了大火扑灭

      9个小时后,已是大年初一的八点钟,城市在噼啪啦的鞭炮声中迎来了新年,殷全奎和他的战友到队后不顾得换衣服、不顾得洗漱,直奔餐厅。他说,那碗被热了又热的饺子,是植根在两千多天警营生活记忆中的难忘美味。

      退伍的日子越来越近,问起他最留恋什么,沉默良久后,“我一定会回来看看我的兄弟们的!”说着,这个刚强的汉子眼睛里蒙了一层水雾。

90后于慧龙:石油化工城市的守护者

 

      “濮阳是一座石油化工城市,易燃易爆场所众多。每年都会发生安全事故。爆炸和大火考验每一个消防官兵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面前这位来自山东东明,1991年10月出生的于慧龙,谈起濮阳市的情况,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2009年,于慧龙怀着对消防警营的憧憬参军入伍,被分到濮阳市消防支队华龙区大队服役。从一个“新兵蛋子”到面临退伍的五年时间里,他一直都在华龙区大队下属中队服役。五年来,给他印象最多的是就是处置一个又一个化工安全事故。

      “2011年6月18日凌晨3时许,位于濮阳县柳屯镇西没岸村的一家废品收购站内,一辆车牌号为辽D0209A储运四氯化硅的车辆发生泄漏,导致周围数百平方米的草木枯萎,上百只畜禽死亡,如果处置不当,还会引起更大经济损失。”于慧龙说:“当时我们作为增援力量赶到现场,主要配合濮阳县大队官兵稀释泄漏化学品和围堵已经泄漏的化学品。当时看到周围的庄稼树木和养殖的猪鸡狗都死了,心里也很后怕,但没有一人后退。

      2012年2月15日,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下属企业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双氧水装置爆炸燃烧事故,3名人员被困。

      于慧龙说:“事发后,我和战友们快速赶到现场处置,作为主要攻坚力量,我们的车距离爆炸车间最近。现场不断的爆炸声就在我们眼前发生,爆炸产生的火焰高达数十米高。但是没有一人害怕,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扑救,3名人员也被成功救出,临近的价值数千万的化工装置得到保护。

      刻骨铭心的军旅“第一次”,仿佛发生在昨天。终生难忘的军旅“第一课”,依然萦绕在耳边。训练场上曾洒下多少汗水泪水,荣誉室里记录了多少奋斗拼搏,官兵之间结下了多少生死情谊,这一切,都将成为回忆。问到退伍后有何打算,于慧龙沉默了很久后说:“从一个懵懂的社会小青年入伍、学车、入党、当班长,部队培养我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目光坚定、干事创业能力强的好战士。说实在的现在想的是太多难以割舍。但退伍不褪色,不会因此而彷徨,一个好男儿回地方后照样会发扬部队作风,为党和国家再立新功。

王威达:经历水与火的洗礼让我更坚强与执著

 

      11月19日中午时分,战友们都午休了,三门峡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四班长王威达独自一人爬上心爱的“座驾”,抚摸着自己的红色战车,擦拭着与他同生共死的战斗装备,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曾经陪伴他5年,参加过无数次灭火战斗的“兄弟”告别。

      “因为崇拜不抛弃不放弃的许三多和敢于亮剑的李云龙才报名参军,可面对消防部队各种特种装备和一大堆的专业术语,就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所向往的热血和炮火,统统都没有。”王威达向笔者讲述了刚到中队时的疑惑和失望。

      2009年12月,王威达从河南濮阳来到三门峡,开始了寻梦之旅。“艰苦在于漫长,光荣在于平淡”这12个字挂在中队门口,王威达说他一直不能理解上面的话。班长对他说:我们的工作,大到灭火救援、抗洪救灾、救人抢险,小到开门、开锁、摘马蜂窝、救小猫等等,只要群众需要我们,我们就会战斗在那里。群众事无小事,驻地的和平安宁离不开我们消防兵,这也是消防部队的使命和责任。渐渐地,他从一次次的出警中开始理解了这12个字的含义。

      2011年7月9日,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大道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氰化分厂电解铜车间发生大火,引发有机相池内350立方米易燃液体起火,迅速蔓延的大火直接威胁厂内20立方米氰化钠溶液、3个铯137放射源、2100立方米可燃剧毒化学物质混合液和800千伏安变压器的安全,平日里老实蛰伏的工业原料突变为剧毒化学物、高危放射源、高温热辐射的魔鬼,蠢蠢欲动,危机四伏!他手持泡沫水枪与十米高的火舌搏斗,火焰的炽热烤得太厉害,他就用水枪往身上打用来降温,眼睛睁不开,就用清水洗洗,继续加人战斗,脚上都磨出了好几个血泡。

      王威达说,这场火灾扑救和2013年2月1日发生的连霍高速义昌大桥的抢险救援让他终身难忘。在连霍高速公路三门峡渑池段义昌大桥80米的桥面坍塌,10余辆行驶车辆落近30米深的桥底,多名人员遇险、被困,连霍高速双向中断。他与战友冒着严寒和随时可能发生第二次坍塌的危险,与“死神”赛跑连续奋战了34个小时。看着被埋的群众和变形的驾驶室,他卷缩着身子艰难的爬进驾驶室,用手一点点清除被困群众身上的钢筋和水泥板,手指都划破了,衣服挂烂了,膝盖也跪肿了,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人救出来。

      不仅如此,各种突发的抢险救援也让王威达刻骨铭心。冒着零下几度的寒冷下水拯救白天鹅,为群众开门取钥匙、摘除马蜂窝等平凡小事,也有顶着酷暑,冒着剧毒、爆炸危险,置生死于度外,身着厚重全封闭防化服与战友一起将61桶重达6吨的危险化学品转运至安全地带……

      “无数次的参加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从抢救每一个生命和挽回经济损失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橄榄绿的价值。经历水与火的洗礼,让我更坚强与执著。回到地方后一定会继续保持军人本色,书写新的辉煌!”王威达激动地说到。

王彬:两行热泪别古都

 

      暮色已深,静谧的夜温柔地怀抱着开封这座八个朝代的都城。然而,有个人却不肯拥眠这份安静与祥和,他失眠了。他叫王彬,是一名开封鼓楼区消防中队即将退伍的老兵,4380个夜晚,12载春秋,他都穿着这身军装在这里度过。听着战友熟悉的鼾声、望着窗外朦胧的月色,他的思绪随着不能平静的心开始凌乱。

      两行热泪划过脸庞。他却笑了:“多少年了都没有这样流过泪”,摇摇头,突然遥想起:上次哭还是在2003年新兵下队前,业务技能验收考核时。

        当时的他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在当年新兵验收考核冲刺期,所有战友都在积极备考。而他因为前期的一次训练不慎受伤,耽误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回到训练场时,却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相当一段时间,他的训练成绩一直落后。一次模拟考核后,他又一次倒数第一,虽然队长和战友都没有说什么,可他却深疚于心。晚上,他没有去吃饭,一个人偷偷躲在学习室抹眼泪。然而生性要强的他决心以钉子般的“”劲、超常的毅力开始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大家一起练时他抢着练,别人练一次,他就练八次十次;别人休息时他继续练,早晚没人时他偷着练。练兵场上总能看到他刻苦训练的身影。训练下来,他穿破了3双胶鞋,磨烂了两套作训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支队考核中他登高钻低,捷若猿猱,浑若无事,取得了优异成绩。

      想起这些训练场上的点点滴滴,他由心的笑了。和战友们晨迎朝霞,夕伴余辉,一起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日子,已经融入他生命的一部分。嘹亮的军号,整齐的步伐,多想就这样永远唱响对生活的热爱。

      记得2009年大年初一,亿兴乳业公司一个将近一千平方的草垛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火灾,许多群众被困楼中,周围民房严重受到威胁,整个上空被一团巨大的火球笼罩,肆虐的火魔吐着烈焰,直逼邻近的居民区。被困群众乱作一团,一时间哭声、喊声、尖叫声响成一片……

      “不能再拖延时间了,向我身上浇水!”他作为战斗班班长带头冲进火场。十几名战友不顾伤痛,忍着热浪的一次次冲袭,把巨大的高压密集的水流喷向疯狂的火魔……他们的战斗服全被烤焦,前胸和手臂多处灼伤。最终,经过近8个小时的奋力扑救,这场大火终于被扑灭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受威胁房屋得到了安全保护。可是,此时的他却疲惫的连站都站不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可是,三日之后,这些就会沉淀为回忆。

      “马上离开了,真的不舍得。”王彬无奈的向窗外望去,笔者看到两行热泪已潸然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