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在河南·洛阳篇:看那永远的大师玄奘

24.05.2014  14:39

  如今,偃师市旅游局斥资打造玄奘故里旅游产业,已经建成的玄奘故里景点占地数百亩。旅游景区内,随处可见与玄奘相关的印记。董煜焜 供图

  谁不知道唐僧取经的故事呢?

  5月21日,洛阳偃师市缑氏镇陈村,一处宁静的院落里,墙隅,一口千年古井,两棵相依偎的皂角和槐树。井上的辘轳放下去,再提上来,小桶里便灌满了水,清澈温润。这就是“唐僧”玄奘大师的故居。

  “玄奘本名陈袆,出生并在此生活了10年。他26岁西去学佛,18年后带着经书657部返回大唐,在洛阳向皇帝汇报了西行见闻。”中国玄奘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董煜焜说。

  董煜焜才从印度返回,玄奘留给印度的深远影响令他动容。他亲眼看到,在印度一些地方,有未成年的孩童看见中国人后双手合十,用汉语说:“中国人,玄奘。

  实际上,玄奘取经,只是丝绸之路上各国文化、经济交流的丰盛收获之一。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汉、魏、晋、北魏、隋唐时期,洛阳对丝绸之路的畅通、发展和兴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研究会会长徐金星说。

  西汉张骞从长安出使西域,东汉班超从洛阳出使西域,疏通并拓展了丝绸之路。及至唐王朝建立,以长安为都,设洛阳为东都。之后,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其间,共有7位皇帝在洛阳近50年。由此可见,随着东汉、隋、唐、宋诸王朝中心的东移,丝绸之路自西汉长安而同步延伸至洛阳、至开封。

  洛阳无处不透着浓浓的古丝路的味道。

  远道而来的西域人无疑在洛阳受到了热情接待。东汉、北魏、隋唐,都为西域商人专门设立机构专人管理。如今,洛阳安姓、康姓等都被认为是自西域而来,现在的洛阳瀍河回族区亦是当年西域人聚集的地方。

  古丝路中西文化交流痕迹深刻。汉魏洛阳故城,当年有西域人在太学读书;波斯王国进贡的狮子,被中原工匠凝固成威风凛凛的唐三彩;墙画之上,有衣着鲜艳的西域商人牵骆驼昂然向前;而汉灵帝好胡服的史书记载,则说明洛阳西域人之多,以至影响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

  中原和西域各国商贸往来的记忆丰富多彩。波斯银币和罗马金币折射着当时东西方经济往来的繁盛景象;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外,还有骆驼踏下的深深蹄印;汉函谷关,那窄窄长长的古道上,又走过多少西域客商!

  “目前,洛阳有三处遗址被列入中国丝绸之路首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洛阳市文物局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曹岳森说。

  大唐盛世,丝绸之路繁华尽显。千年过后,这条伟大的连接亚欧的物流通道依然魅力无边。(记者  樊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