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智造”锻造工业新秀

29.07.2014  14:43

  □本报记者  谭勇

7月26日上午7:00,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勘查院办公室主任胡世伟周末晨练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手机上打开网页浏览新闻。“借助无线网络,不开电脑用手机就能看新闻,世界大事尽在‘掌握’之中。”胡世伟感慨道。

曾经只是通讯工具的手机,如今已成为具有个人娱乐、信用支付、移动办公等多功能的“智能终端”。智能眼镜、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城管等不断涌现,“智能终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建设以高加工度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体、技术装备水平先进、集群化特征明显、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先进制造业大省,形成竞争力强、带动力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工业体系,这是我省绘制的工业发展蓝图。“加快发展以智能终端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正成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重要支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照平表示。

承接转移智能手机占全球1/7

7月28日上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富士康生产线上,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台台iPhone5S手机经过严格精密的组装测试后,经郑州海关从郑州机场“”往世界各地。

富士康郑州科技园手机整机出口业务始于2011年4月,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口手机整机超过2亿部。在其带动下,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完成手机产量9645万部,占全球智能手机产量的七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在产业分工全球化的背景下,受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影响,智能终端产业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向中西部内陆省份转移趋势明显。”7月24日上午,在河南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专家讲座上,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设备公司研发部总经理裴洪安说。

我省围绕智能终端产业构建的全球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大规模集群引进智能终端产业提供了可能。”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认为,陆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对追求时效成本和物流成本的智能终端企业具有很强吸引力;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等开放平台相继建立,与智能终端出口加工、全球采购配送相配套的支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备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能够满足智能终端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随着富士康落户河南效应显现,正威手机产业园、酷派及供应商产业园、阿里巴巴云计算和大数据基地等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也纷纷成功进驻我省。

纷纷布局稳增长调结构重要抓手

发展智能终端产业正成为我省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这一点在各省辖市的工业发展版图上得到充分印证。

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龙头,郑州市致力打造智能终端(手机)产业“一基地三中心”,即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手机)生产基地、全球一流的智能终端(手机)交易物流中心、我国新兴的智能终端(手机)研发设计中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中心。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洛阳市大力引进整机企业的同时,以现有基础为依托积极培育电子玻璃、触控面板、聚合物锂电池等配套产业,整个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作为洛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智能终端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跃升。

在新乡市,天光科技公司手机触摸屏成为韩国三星公司指定合格供应商;富士康生产所用铣刀全部由慧联电子供应;台冠电子的片式二极管与LG、三星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华丹电子公司的晶体管主要供给共达、歌尔等手机话筒知名生产厂家。

……

如今,郑州、信阳、洛阳、南阳、鹤壁、新乡、漯河等地已经初步形成一批手机或零部件生产基地,推动了智能终端集聚化发展。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以智能终端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共签约项目64个,合同引进省外资金818.1亿元;电子信息等高成长性制造业完成投资3501亿元,同比增长24.1%,高于工业投资增速5.7个百分点,已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力量。

取长补短绘制智能终端产业蓝图

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我省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蓝图已经绘就:2016年形成年产智能手机2.5亿部的生产能力,带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000亿元。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省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坦言,我省智能终端产业起步晚,总体规模小,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代工制造和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大,总体上处于价值链低端,缺乏带动力强的整机品牌,本土企业发展速度缓慢。

在龚绍东看来,我省芯片、主板贴片、屏组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支撑力较弱,尚未形成高效率、高水平的本地配套协作能力,配套能力不强,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积累相对薄弱,产业生态系统尚未形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信息网络部主任许志远认为,河南智能终端应以智能手机为核心,带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车载电子等相关电子产业发展,发挥智能终端的延伸带动作用,并通过智能终端企业发展带动本地软件、服务企业发展。

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董云庭建议,河南智能终端产业先做规模,引进自主品牌知名企业,打造产业基地,而后向产业链延伸,在产业链重点环节形成核心竞争力,进而占领价值链的制高点,提升智能手机的增值服务价值,最终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

“取长补短,我省将推动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协力商、运营商、物流商‘五商’并进,加快培育‘全链条、全要素、全服务、无障碍’的产业集群,构建‘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最终形成智能终端制造和电子部件全球采购、国际分拨中心,建成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王照平说。③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