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河南新成就丨70年,河南文旅谱出“诗和远方”的魅力新乐章

30.08.2019  11:32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从图书匮乏到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从少林寺、龙门石窟等最初的几个热门景点到“老家河南”吸引海内外游客,再到现在文旅融合发展,“诗和远方”相互成就。

8月2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南从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铿锵迈进,为中原更加出彩增光添彩。

“伴随着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铿锵步伐,河南文化和旅游工作,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说。

文化事业——

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发展”

1949年10月2日,原省会开封10万军民举行盛大集会,载歌载舞,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由此拉开了河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序幕。

70年来,我省持续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文化惠民活动品牌,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我省文化事业迎来了华丽的蝶变,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发展”。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目前,全省建成各级公共图书馆160个,文化馆205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33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412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7万多个,全部实现零门槛免费开放;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社区)有综合文化中心”的目标。

文化惠民为百姓幸福加码。自2008年以来,我省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开展“春满中原”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百城万场”系列广场文化活动、“群星耀中原”群众文化展演活动、“戏曲进乡村”“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形成了城市、乡村、学校、社会全方位的文化惠民格局。

精准对接百姓服务。推进“百姓文化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汇聚整合了全省公共文化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数据,形成了“超市化”供应模式,让百姓自由“点单”,让人民群众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艺创作——

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1956年3月,河南豫剧院和河南省戏曲学校成立,同年召开了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把全省戏曲人凝聚在了一起。在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闫立品、申凤梅、张新芳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下,涌现了豫剧《宇宙锋》《秦香莲》,越调《收姜维》,曲剧《风雪配》《陈三两》等一大批传统好戏,这些经典剧目至今仍在中原大地传唱,成为河南文艺事业的丰碑。

创造出作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高度重视戏剧艺术发展,我省每年安排近1亿元资金扶持文艺创作和演出,更令人欣喜的是,2016年,我省首次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确定实施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了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奋力迈进。70年来,全省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先后推出重点剧(节)目200多部,从河南豫剧前辈常香玉,到新一代豫剧代表人物李树建;从功勋导演杨兰春,到金牌编剧姚金成;从50年代的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到连获中国文华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重渡沟》,河南戏曲名人辈出、好戏连台,实现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八连冠,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八连冠,中国政府文化最高奖“文华大奖”六连冠,被全国文艺界誉为“河南戏曲现象”。

文化产业——

从“软实力”到“硬产业”嬗变

1984年,郑州市率先创办全省第一家营业性舞厅,河南文化产业由此发轫。此后,游戏厅、录像厅、售书厅、河南艺术中心等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当前,全省文化市场经营机构达到15000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达到3617.2亿元,连续13年高于同期GDP增速,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这一组数据见证了我省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软实力”嬗变为“硬产业”的进程。

坚持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2015年以来,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深入实施“双十工程”,实行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新兴文化业态培育“两手抓” ,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势头强劲。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大幅增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文化产业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文化产业基地104个。

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化》《水秀》等精品节目久演不衰,《印象太极》《黄帝千古情》《只有河南》等旅游演艺落户河南。郑州(中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4个文化旅游项目、9大主题公园全部开工,以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郑州动漫产业基地、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区等为代表,全省共有动漫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原创电视动画片年产量位居全国前10,省会郑州成为全国原创电视动画片生产十大城市之一,《小马过河》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作品奖……

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到“融入生活”

河南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漫长的文明进程给河南留下的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上,形成了独特的“河南经验”。

  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目前我省非遗资源普查建档基本完成,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截至2018年底,列入四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有9000余项,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13个,省级代表性项目728个。同时,建立了非遗保护专职队伍,中央、省、部分省辖市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为引导非遗资源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开展一系列非遗展示活动,淮阳太昊陵庙会、鹤壁浚县古庙会、宝丰马街书会等活动已形成非遗展演品牌效应,带动了木版年画、剪纸、泥咕咕等非遗产品以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增强了百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1983年出台全国省级第一部地方文物法《河南省〈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到现在已有15部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织密文物安全保护网;从2000年龙门石窟成为我省首个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到如今以5处世界文化遗产位居全国前列;自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先后有45项考古发掘入选,入选总数为全国之最;基本摸清文物家底。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单位总数达65519处,位居全国第二位;可移动文物177万件/套,位列全国第四位……我省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遗产上,形成了独特的“河南经验”。

旅游产业——

“景区景点”到“全域旅游”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好。在消费大升级的大背景下,旅游发展也随之不断转型升级,从传统的景区景点游,扩展到乡村游、城市主题游、休闲度假游等全域旅游状态。

全域旅游坚持“抓县推市、县上突破”,全省有26家单位先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目前,新县、修武、济源已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围名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县以全域旅游带动脱贫攻坚,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2018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全县84.3%的贫困群众在旅游各环节受益,实现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新县实践成为继焦作现象、栾川模式、西峡经验之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又一旅游发展经验。

民宿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突破口,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措施,至今年7月底,全省已运营的民宿457家,共有房间4788间、床位7609个,特色民宿蓬勃兴起。今年,在30个重点县,选择100个乡村,新运营100个民宿品牌。云台山云上院子在2019年全国民宿评比中排名第一,我省民宿高品质、高速度、高标准的发展模式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智慧旅游走在了全国前列。我省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全域全息信息化试点,确立了“根扎实、线连通、网织好、数用活”的总体思路,联合高德在全国首发旅游扶贫地图,与高德、腾讯、联通等合作,深入推进智慧旅游发展。目前,全省70多家4A、5A级景区规范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促进“互联网+旅游”跨界融合,培育出一批以龙门石窟、云台山、红旗渠等为代表智能化企业,30家景区获得钻级景区称号,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走在了全国前列;全省大部分4A以上景区均已实现信息推送、导游导览、电子售检票、在线预定和一键救援服务等服务,线上线下服务不断融合,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一机游”“码上游”和“刷脸游”广泛应用。

“老家河南”旅游品牌深入人心。坚持“全省统筹、区域协调、地市联动”原则,整合全省旅游宣传资源,通过中央媒体、机场、高铁,以及北京字节跳动公司等平台广泛宣传树品牌;同时,通过节庆活动创品牌、旅游线路推品牌,整合优质资源,推出了黄河丝路游、中华古都游、中国功夫体验游、中原山水游等四条“中华源”国际精品线路。

如今,文旅融合发展,一改过去“单打独斗”局面,“1+1>2”效应初步显现:2019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4.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19.2%。预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将超过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突破10000亿元。

对外交流——

从崭露头角到大放异彩

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河南与丝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每年组织实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达百余项,成功实施“央地合作”计划和“欢乐春节”品牌项目,与亚洲周边国家及欧洲、美洲、非洲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中原文化海外行”等成为全国对外文化交流亮点。

全力打造以中国功夫为龙头产品的“中华源”(河南——中国历史开始的地方)品牌;在德国、卢森堡等19个国家及重点客源市场开展系列主题推广活动;联合河北、山东等8省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功夫之旅品牌推广协作体,赴西班牙、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推介功夫旅游。目前,少林海外文化中心已拓展至26个国家和城市,河南功夫正在成为继长城、熊猫之后第三张中国旅游名片。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