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5)出版暨推进文明河南建设研讨会召开

21.04.2015  10:24


      2015年4月20日,《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5)出版暨推进文明河南建设研讨会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5)的主创人员、省内文化和社科界的部分专家学者、省内各主流媒体的记者以及省社科院有关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出席了研讨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谷建全研究员主持会议。《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5)主创人员和社科院有关专家学者作了大会发言。
  
  《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5)由省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合作完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绍生研究员任主编,中原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立新博士任副主编。该书围绕“积极推进文明河南建设”这一具有鲜明年度特征的主题,推出了《2014~2015年河南省文化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和《2013年河南省区域经济文化竞争力分析评价报告》两个主报告,设置了文化事业篇、文化产业篇、专题研究篇、典型案例篇四大板块,对2014年河南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探讨,并就河南省今后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014~2015年河南省文化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是主报告之一,也是《河南文化蓝皮书》(2015)的重头戏。报告系统总结了2014年河南省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认为2014年河南省文化建设有成就、有经验、有特点、有亮点,并归纳出六大年度特点:一是以文明河南建设统领河南文化建设,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的系列主题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河南文化的繁荣发展;二是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各项建设成效喜人;四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双双申遗成功;五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集聚发展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六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登封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报告还对2015年河南文化建设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提出了推进河南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一要继续发挥文明河南建设的统领作用,二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创造活力,三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与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四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五要加快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六要以中原文化走出去进一步提升河南形象。
  
  《2013年河南省区域经济文化竞争力分析评价报告》以公开出版的《河南统计年鉴》为主要依据,以公开发布的河南省政府和18省辖市《政府工作报告》、《河南省(或某省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省(或某省辖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等材料为主要数据来源,按照科学的评价体系,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专家综合评判四个方面,对河南省18省辖市的区域文化竞争力进行了分类排序和综合排序,其中综合排序位居前六名的省辖市分别是郑州、洛阳、焦作、安阳、开封和三门峡。报告指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省区域文化竞争力还处于整体水平相对滞后、发展不平衡、持续建设缺乏支撑的亚健康状态,必须尽快找准突破口,通过构建功能完备、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搭建促进文化发展的大平台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推动河南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专题研究篇”是《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5)的又一亮点。该书主创人员打算用3~4年的时间,分别对河南省18省辖市和10个直管县的文化资源进行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并用专家视角给予不同的文化定位。《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5)首先对开封、许昌、安阳、南阳、濮阳5个地市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明确提出了五市的文化战略定位,并提出了进行深度开发的对策建议,反映出社科理论界对拓宽河南文化建设路径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初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