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展追梦之旅 超前谋划融入“一带一路”

11.03.2015  11:05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这是早晨8点30分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开往德国汉堡的国际货运班列,载着琳琅满目的货物,沿着昔日的丝绸之路一路向西……       十余天后,这一东方巨龙,又循着铮亮的钢轨一路向东,带着欧罗巴的红酒、爱车族喜爱的德国路虎……奔驰在亚欧大陆上的郑欧班列,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大格局奏响新律动,大通道构筑大平台。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先行者。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见势早、行动快,郑欧班列的开通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不谋而合,是省委省政府胸怀大局、勇于担当的战略谋划,是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点睛之笔。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勉励郑州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并详细询问了郑欧班列的运行情况。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河南参与、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追梦之旅: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超前谋划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一带一路”的大棋局上,河南以连天接地的务实思维,开通郑欧班列贯通欧亚物流大通道的实际行动,下了一个漂亮的先手棋。       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河南如何扩大开放,尽快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一直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谋划的重大课题。       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是物流,要通过交通来带动物流,用物流带动城市,用城市带动整个经济,最后才能形成一个经济带。       经贸来往需要运输,交流需要载体,互动需要平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首先要有国际化的平台作支撑。建设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必须具备一个和世界“互联互通”无缝对接的开放通道。       跃上更为广阔的国际经贸大舞台,需要站在地球仪前高点定位河南的对外开放方位。向西从郑州出发,经乌鲁木齐,到阿拉山口,进入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有一条贯通欧亚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大西洋的大陆桥,不正是扩大开放的“新通道”吗?       思路宽,天地阔。河南最大优势是交通区位,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形成现代物流中心,是攸关未来发展的关键和命脉。抓住交通做文章,才能将我们的比较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转化为大幅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新引擎。       物流催生港口,港口带来物流,河南没有海港,我们完全可以打造无水的陆港。不沿边、不临江、不靠海,深处中原腹地的郑州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要打造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无水港”。利用现有的亚欧大陆桥,开行从郑州到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打通一条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构想逐渐清晰并付诸实施。       作为众多洲际班列中的后起之秀,郑欧班列交出的成绩单可圈可点:截至2014年12月底,载货量居中欧班列首位,国内集货货源覆盖地域最广,运载货类最多,目的地分拨地域最广,基本实现了“线路多元化、货源多元化、出境口岸多元化、多式联运”的目标。       郑欧班列,这一丝绸之路上的新使者,欧亚经贸往来的先锋官,一手牵起地处亚洲腹地交通中枢的郑州国际陆港,一手挽起欧洲通达世界的门户,同时将有力的触角伸进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市场和世界最大新兴市场,将河南的经济前沿推向欧洲核心区域和中亚腹地。虽运营未满两年,但在沿线国家获得了良好的反响,被欧洲媒体誉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直观的数字颇为振奋人心,郑欧班列运行时间比海运少25天左右;而运费比空运低20%~80%。这一切让其迅速成为亚欧两洲之间高效物流大通道。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的无形之手在班列贯通的经济大走廊上,也找寻到速度成本之间的新平衡。       在众多专家学者眼中,郑欧班列常态化运行让河南的潜在开放优势转化成了现实发展优势:河南拥有的三大国家战略,抱团成长的中原城市群,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构成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区位优势带来的强大集疏能力,十余个日渐成熟的对外开放平台口岸……皆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机遇契合点、同频共振源。       文化地理学者葛剑雄称赞河南的这一谋划颇具创新价值,“铁路、公路、航空高效衔接的核心地带最适合发展物流,通过交通形成物流,由物流来带动产业、由产业带动城市,由若干城市来形成带,河南自然就融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       穿越历史的风烟,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郑州、洛阳、开封、南阳等城市均是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河南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绵延千年、史不绝书,与“一带一路”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丝路精神烛照古今,“一带一路”增添动能。如今跨越千年,宏图再启。这并非简单的轮回,而是未雨绸缪先行先试主动呼应新的国家战略,开启一段神奇追梦之旅的序曲。       奔跑在丝绸之路上的郑欧班列,打破千山横亘、万水阻隔,是促进中欧文化交流的纽带,它有力地接续着历史的血脉,谱写重振丝路辉煌弘扬丝路精神的新篇章。       融入世界:搭建河南对外开放大平台       2014年汉堡当地时间9月1日下午3时,省长谢伏瞻举起绿色信号牌,吹响发车哨,满载货物的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从德国汉堡比尔外德车站徐徐开出,驶向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河南,这标志着郑欧回程班列开始迈向常态化运行。       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注定要载入河南对外开放的史册。       从第一班列车翻山越岭一路向西,截至2015年2月2日,郑欧班列累计开行110班,承运货物4.78万吨,货值总计超5亿美元。目前,班列集疏货物种类已达1000多种,班次密度、货重货值、服务范围均居中欧班列首位。       从名不见经传到头顶光环,郑欧班列创造了很多第一:国内从筹备到首班开行时间最短;班列载货量最多;国内集货货源覆盖地域最广;目的地分拨地域最广;运载货类最多;合作伙伴最多;往返班列常态开行的集装箱满载率最高;发展多式联运潜力最大……郑欧班列虽然不是国内中欧班列的第一个,却后来居上,不到一年时间即跃上国内中欧班列中综合影响力的No.1。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可喜的局面。       ——开放意识进一步增强,新的开放平台日渐宽广。郑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打破了我们“内陆意识”的束缚,“走出去”、“引进来”成为河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共识和常态,“内向”性格逐渐外向起来。郑欧班列和航空港一样,给我们带来的,是融入世界、改变自身的契机和诸多可能。       大通道,架起内陆开放大“桥梁”。郑欧班列悄然改变了河南“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对外开放格局,国际陆港与郑州航空港一起,打造了河南对外开放的高地,推动我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其结出的累累硕果,进一步提升了河南对外开放的格局和境界,也为我省带来了开放的新场景、新未来与新希望。       ——枢纽地位日益彰显。郑欧班列这条“大动脉”,一端连接中国郑州,一端连接德国汉堡,像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撬板,两头“撬”起了巨大的辐射圈。       东方这一头,截至2014年底,郑欧班列已在全国19个大中城市设立办事处,合作伙伴300多家,货源地超过全国半数省、直辖市,集货半径2000多公里,已形成稳定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基础货源地。       西方那一头,货物分拨表上的数据清晰地显示着郑欧班列的触角在欧洲大地上延伸,货物可以分拨配送到法兰克福、杜伊斯堡、巴黎、伦敦、华沙等16个国家的50多个城市。       聚郑州、通全球。如果把丝绸之路看作是一条淙淙流向亚欧的渠水,其碧波荡漾、流水滔滔,一泻千里的物流形态决定于渠首是否有“吸纳百川”的能力。作为郑欧班列的起点,郑州就像虹吸百川的“渠首”,将周边的货物集聚到中原,又从中原流向欧洲乃至全球市场,一跃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       ——多式联运网络日臻完善。一批运往德国的日本服装,先从日本坐轮船到青岛,再从青岛坐汽车到郑州,最后再坐火车运到德国;欧洲的汽车运到郑州后,再经“五定班列”运到青岛……公路、铁路、航空无缝对接;海港、陆港、丝路沿线港紧密合作,打开了多式联运的新局面。       郑欧班列填补了郑州在海运和空运之间的物流运输空白,为中原地区打造国际陆港奠定了基础。为降低班列货物的公路集疏运成本,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在2014年5月成立了卡车航班公司,1500公里以内上门提货,还将承担回程班列的快速分拨。       “铁公机海”连天接地,东西纵横,南北集疏,成为郑州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支点”的重要支撑。航空港、国际陆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凭借高效衔接的多式联运新优势,推动郑州“大枢纽”地位的提升。       ——产业新机遇纷至沓来。欧盟有顶尖的技术、中亚有丰富的能源、中国有发达的制造业,以郑欧班列串联起三大经济板块的经贸合作,将成为河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       郑欧班列、郑州航空港、E贸易、开放口岸为郑州插上飞向世界的翅膀,强力吸引着UPS、辛克、阿里巴巴、DHL等国内外知名业界“大腕儿”进驻,产业逐渐集聚,综合优势日益凸显。由此带来的信息系统和大数据的技术革新,描绘着郑州科技之城的底色,资金流、资本流随物流输送,推动着郑州走向全国重要的金融节点。       名企巨资循着新丝路抢滩中原,河南企业又沿着新丝路走出去:南阳国宇收购德国威尔伯特、黄泛区农场在塔吉克斯坦和乌克兰种粮、双汇国际收购西班牙肉制品巨头……超过100家豫企登陆欧洲。       2014年,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总额已超过700亿元,潜力巨大。丝路驰骋,经贸往来,使得郑州乃至河南在更大的空间优化配置资源,参与国际分工。       立体丝路:助推中原更出彩       “买全球卖全球”,和郑欧班列一起奔跑,与郑州航空港共同成长,开放的河南正在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一带一路”。依托郑欧班列的良好势头,以融入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河南依然任重道远:       ——加快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撑点。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我们要把服务国家大局和促进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的要求,自觉主动地把三大战略规划实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东联西进、贯通全球、构建枢纽”,通过建设无水港,发展铁海联运、公铁联运,推动陆海相通,实现向东与海上丝绸之路链接;通过提升郑欧班列运营水平,形成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强化郑州航空港国际物流中心作用,以航空网络贯通全球,培育壮大中原城市群,建设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运输通道和中心枢纽,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撑点。       ——牢牢抓住全面发展的关键点。交通是起点,要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航空要抓拓展,“米”字形快速铁路网要尽快定局,高速公路要完善网络,形成便捷通道,打造国际化的内陆“无水港”。物流是撬板,抓物流必先抓枢纽,交通枢纽带动物流,物流撬动产业集聚,打造国际物流中心。产业是基础、是核心、是目的,要从物流集疏的供应链功能,延伸到贸易结算等产业链、价值链功能,吸引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一系列新兴业态。城市是依托,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推动郑州向现代化的国际商都迈进。       ——倾力打造区域发展的制高点。必须增强竞争的观念,增强创造优势的意识,要推广航空港基本进出平衡的好经验、好做法,抓好郑欧班列的保障、完善、提升,扩大郑欧班列领先优势,巩固其优势地位。要推进通关便利化,形成“六类口岸”联通、“一体化”郑州口岸,不断提高通关效率。要高度重视发展电子商务,深入研究、紧紧抓住智能化、网络化、商业模式变化带来的机遇。要依靠高度的信息化和快捷的物流系统,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要创新体制机制,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等外地的做法和经验,努力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争创郑州自贸区。       中原版图上,两条对外开放之路,一是航空港牵起的空中丝路,一是国际陆港绵延欧亚的陆上丝路,恢弘壮美,流金淌银。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在交通,关键在物流,成败在产业,功成在融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建设“一带一路”,中原是支点,也是前沿,河南大有机遇,大有希望,大有可为。       建设“一带一路”,让中原更出彩,为中国添光彩: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梦想,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