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九度”资助理念 久久为功育人
河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资助育人”和“精准助人”,以“九度”为指向,探索出一条师大特色的资助、育人之路。
从高度上认识。 该校对学生资助工作高度认识:事关党和国家教育脱贫攻坚战略,事关“立德树人”宗旨的实现,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资助学生“能上学”“上好学”,助力“精育良才”,助力“河南出彩”。
从制度上健全。 为提高资助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该校在2017年共修订、完善了10余项规章制度,使此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精细、好操作,为进一步做好这项民心、暖心、德政工程提供制度保证。
从广度上宣传。 学校紧抓毕业季、招生季、开学季、寒暑季等时间节点,通过7个渠道深入宣传各项资助政策,使党的惠民政策应知尽知、家喻户晓、人人知晓。23个学院历时月余奔赴全省百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开展招生和资助政策宣传活动,举办宣讲专场报告会百余场,为家庭经济困难考生送去“及时雨”,吃下“定心丸”。2018年暑期,学生调研团分赴商城、内乡、卢氏等地开展“国家资助政策乡村行”宣讲活动,传递政府温暖。
从准度上甄别。 精准甄别是精准资助的前提。河南师范大学以学生原始信息为基础,以大数据分析为参考,以函调、电询、实地家访为依据,标准量化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实事求是,精准认定、应助尽助,避免“唯材料”“唯陈述”而产生的误判、漏判现象。
从温度上增暖。 该校把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重点资助对象。近两年迎新期间,为上述学生发放“爱心大礼包”600余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解忧杂货店》励志书籍、军训服装、水杯等生活学习用品囊括其中;发放“爱心餐券”5000余份,让新生和家长共进午餐;提供临时住宿床铺300余个。开展“冬日暖阳”活动,为特殊困难群体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赠送冬季往返车票,困难学生倍感温暖。
从气度上创新。 创新工作载体,提前谋划、积极开发手机“微服务”迎新系统。通过手机平台,开学前就已经全面掌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基本情况和助学贷款申请状态,新生在入校前也能获悉各项资助政策,真正打通了资助工作“最后一公里”,从根本上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从硬度上防范。 针对不良“网贷”“裸贷”“校园贷”“套路贷”等金融诈骗活动,通过专题警示教育、主题班会、座谈会、问卷调查、音像资料宣传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的习惯,不攀比、不图乐,“有困难找组织”,筑牢安全“防护墙”。
从深度上育人。 资助不是目的,育人是应有之义。河南师范大学每两年举行“校园自强之星”评选,涌现出了背着爷爷上学的吴叶、抱着妹妹上学的王文清、身残志不残的刘艳等励志典型。编辑成册,广为传阅,深受师生好评。每年举行“榜样师大”表彰大会、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大学生基本技能大赛”“学霸带我上自习”“阅享经典 书香师大”读书活动等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立志成才。“2017年度贷款管理先进单位”彰显了学生的诚信意识,七个考研学霸宿舍印证了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应善良”助学金宣讲团、“新乡市太阳村”支教团、“刘改月支教村”、与85岁以上老教师“一对一”的帮扶活动等都是受助学生接受温暖、传递温暖、感恩回馈的生动实践。
从长度上谋划。 在继续充分挖潜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基础上,在“控辍保学”的前提下,河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工作正在从经济保障型资助向成长发展型资助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性、实践性岗位的同时,牢记资助初心,向着鼓励支持学生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向着道德浸润、技能拓展、有社会担当和家国情怀的方向,向着“四个服务”的长远方向去谋划、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