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河南大学副校长:河南全省博士生指标不及川大的一半

13.03.2015  09:04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副校长宋纯鹏接受记者采访(摄影/中国网  段留芳)

      中国网3月11日讯(记者  段留芳  农桑)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贫瘠的教育资源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副校长宋纯鹏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也同样对此给予了关注,他说,去年河南全省博士生招生指标为407个,四川大学博士生招生指标为1260多个。一个省的指标还不及一个学校的一半。他认为,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需要好大学的支撑,更需要政策的支持!

      去年河南全省博士生招生指标仅407个  不及川大的一半

      宋纯鹏委员今年提交了一个关于增加河南省博士生招生指标的提案。他向记者介绍,河南作为一个人口一亿的大省,GDP已经排到了全国第五,但是河南省去年一整年的博士生招生指标仅407个。“四川大学作为一个学校博士生招生指标就有1260多个。而河南省一个一亿人口的大省却只有407个!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需要好大学的支撑,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宋委员激动地说。

      同时,宋纯鹏委员表示,教育部最近几年在河南做了很多的努力,在招生比例、招生指标配置方面都有增加。但是社会一直在前进,今天我们更加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平问题,也是必然趋势。“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没有一所教育部的学校,没有一所985的学校,在招生指标、人才培养点、重点学科的量、重点研究实验室等方面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我们知道,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支撑需要好大学的支撑,河南目前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更是政策的问题。我们需要逐步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推进优质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宋委员如是说。

      国家须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人才往偏远地区发展

      谈到目前大城市就业难和偏远地区招工难的矛盾,宋纯鹏副校长认为,这是现实中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多个因素造成的。偏远地区缺少人才,但是大学生不愿意去,宁愿在北京这样人才济济的大都市发展,这显然是为了将来长远的发展考虑的。所以,我们不能指责学生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愿意去这些急需人才的地方工作,并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从政府层面来讲,应该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吸引人才,并利用不同的杠杆和手段,来调控区域行业之间收入等各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