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多项“暖政”兜底民生保障
本报讯 5月23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针对特困人员、留守儿童、残疾人、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体,今年我省民政部门出台了多项“暖政”,健全兜底保障安全网络,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各项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城乡低保等补助再次提标
据统计,目前,全省有400多万城乡低保对象、570万医疗救助对象、700万残疾人、82万农村留守儿童,有近50万名特困人员、近138万名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近28万名困境儿童,每年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达10多万人。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4月底,所有省辖市、县(市、区)政府都出台了文件,全面建立了由政府负责人牵头、民政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
从今年1月1日起,我省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和孤儿养育等补助水平再次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不低于132元提高到不低于142元、城市低保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不低于240元提高到不低于250元、散居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700元、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1100元。截至5月12日,绝大多数省辖市已出台文件,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孤儿养育标准,同步提高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和社会福利机构收养人员生活标准。
建成投用225个示范性“儿童之家”
同时,今年我省积极推进了困境儿童保障和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实施意见,完善了分类保障政策,从政策层面着力解决了困境儿童生活、教育、医疗、康复、服务、监护、安全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省普遍开展了“儿童之家”建设试点工作,投入1000多万元支持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建设,以此为依托搭建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到4月底,全省已建成投入使用标准化示范性“儿童之家”225个,全省专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达到1.2万多名。
社会救助工作方面,组织开展特困人员精准认定,全省原有五保对象已全部排查建档,纳入了救助供养范围。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所有乡镇都建立了“一门式受理”窗口,明确了协同办理工作流程;全面推进“救急难”工作,统筹使用临时救助资金与慈善资金,拓展了临时救助资金效能。
郑报融媒记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