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河南城市发展报告》发布 河南省城市发展的成绩与短板

07.01.2016  10:15

  1月5日,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发布《“十二五”以来河南城市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十二五”以来,我省城市(指城市市区,包括城区,不包括市辖县及济源市)发展有“”有“”。

   分析

  尽管“十二五”以来,我省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财力显著提升,但中心城市数量少,辐射带动作用弱。从经济总量看,全省除郑州市外的16个城市市区的经济总量之和为7422亿元,只相当于郑州市的2.004倍。从人口承载力来看,2014年郑州市市区人口为533万人,是其余16个城市市区人口之和(1721万人)的30.97%。从城市建成区面积看,2014年郑州市建成区面积为413平方公里,比处于第2位的洛阳市(194平方公里)多219平方公里,是处于17位的三门峡市(30平方公里)的13.77倍。调查表明,我省除郑州市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外,其余16个城市其凝聚力和辐射力非常有限。“十三五”时期,我省应着力培育发展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分析

  “十二五”以来,我省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但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2010年,我省城市第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为0.17∶51.16∶48.67,2014年就业结构为0.16∶56.06∶43.79。4年间,我省城市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绝对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第二产业增加人数最多。从比重上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这要求我省进一步优化从业人员结构,实现与产业结构相匹配。

   分析

  虽然我省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初显,但雾霾等环境问题仍旧较为突出。从以往数据看,除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垃圾无害化等得到一定治理外,工业二氧化硫产生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污水处理等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十二五”以来,工业二氧化硫产生量由271.03万吨增加至305.03万吨,增长12.55%;工业烟(粉)尘排放量由46.60万吨增加至66.51万吨,增长42.72%。由此可见,切实重视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居民生存环境,仍是我省城市发展的着力点。(记者 谭勇 王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