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访河南“国字号”活化石:当阳峪绞胎瓷艺

22.01.2015  12:12

柴战柱在拉坯

修武县当阳峪是北宋时期北方最大的瓷都,当阳峪绞胎瓷有别于其他瓷器的纹饰,它内外通透,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其代表性器物被故宫博物院、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等珍藏。

当阳峪瓷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峪绞胎瓷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里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绞胎瓷之都”。2014年12月3日,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东方今报记者 殷晓章/文图

◎绞胎瓷制作工艺繁杂

随着细微的响动声,师傅面前的电动轮盘开始飞速旋转。轮盘上放置的由各种颜色揉成的泥团,也在他手中,慢慢变得温顺起来。

他双眼紧盯着毛坯,双手时而合拢,时而外扩,动作灵活,富有节奏和韵味。时间不长,一件毛坯花瓶的轮廓就出现在眼前。

坐在车间一角的这位师傅,名叫柴战柱,他是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的两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另外,他还是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拉坯仅是制作当阳峪绞胎瓷的关键工序之一,一件绞胎瓷要经过调泥、拉坯、修胎、雕刻、上釉、烧制等80多道工序,最后经过20多天晾干,才能入炉烧制。从入炉到出炉,还要3天多时间。

每一道工序都是赋予其生命和灵魂的过程,毛坯花瓶虽然还显质朴,但细细打量,它已经隐隐透着神韵和灵秀。

柴战柱所在的焦作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车间,就坐落在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口左侧,厂房紧邻当阳峪瓷窑遗址。

如今,这座规模不大的北宋古窑遗址,被罩在玻璃房里保护起来。

透过玻璃,依稀可见遗址上当年烟熏火燎的黑褐色印迹。

站在村口的仿古牌坊前,可以看到上边挂着的四个牌子,这是当阳峪村的四个“国字号”称号内容:当阳峪瓷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峪绞胎瓷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里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绞胎瓷之都”。2014年12月3日,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全球仅存珍品几十件

这是一个寻常的冬日午后,没有风,阳光暖暖柔柔的。

发源于太行山南麓的翁涧河,从安卧在山谷中的当阳峪村旁蜿蜒而过。

当阳峪绞胎瓷最为鼎盛的北

时期,一件件精美的瓷器通过翁涧河水路,运往全国各地。

据柴战柱介绍,当阳峪窑,也称“修武窑”“怀庆窑”“河内窑”。当阳峪是唐宋时期负有盛名的瓷都之一,尤其是在北宋时期达到顶峰。当阳峪瓷窑虽不是官窑却胜似官窑,其瓷器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在众多古窑中独领风骚。

当阳峪瓷窑遗址旁,是一块复制宋崇宁年间所立的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这是我国目前现存的三大窑神碑之一,原碑立在村里的小庙里。

石碑的上边,详细记载了当阳峪绞胎瓷的昔日盛况:“世利瓷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运以千里遍天下”。

村中的一位姓朱的老人说,他小时候随大人下地干活时,绞胎瓷碎片随处可见,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在村里建水泥厂时还发现很多古时绞胎瓷碎片。

2009年上半年,河南卫视播出的《华豫之门》鉴宝节目中,一位山东小伙子手捧两个带耳和带盖的罐登场。

鉴宝专家说,这两个罐是出自北宋时期的当阳峪窑绞胎瓷,工艺非常精湛。

目前,全球现存的北宋绞胎瓷珍品不超过60件。市场估价每件15万元,增值空间巨大。

◎掩埋于地下的光华

如今,翁涧河河水干枯,两岸杂树丛生,沉寂了近千年的当阳峪村,的确已盛景不在。

由于金兵入侵中原,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当阳峪窑大批能工巧匠不得不随朝廷南迁,一部分人在江西景德镇落脚。

后来,随着当阳峪窑火的熄灭,当阳峪制瓷技艺也慢慢失传了。

上世纪40年代初期,河南发生大面积严重旱灾,当阳峪村再遭变故。

据史料记载,那时的当阳峪村是个1500人的村子,1942至1943年两年多的时间内便有1000多人相继死去,大道旁、草屋内,饿殍遍野,饥尸纵横。

在死亡的威胁下,大量的村民流落他乡。

尽管当阳峪民不聊生,但当阳峪绞胎瓷的光华,让一些外国人垂涎欲滴。

1933年,英国人司瓦洛来到当阳峪,雇人挖到了不少瓷器和碎片。瑞典工程师卡尔贝克,也先后两次到当阳峪考察,他在游记中写道:“当阳峪有瓷窑址400多处。

上世纪40年代,日本考古学家小山富士夫见到当阳峪绞胎瓷后爱不释手,他在《北宋的修武窑》一文中写道:“在焦作古窑址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俗称为绞胎瓷的美丽瓷片,它是用白色的瓷土和红色的瓷土搅和在一起做成的……

小山富士夫称:“从不同角度看,焦作修武窑比定窑、汝窑更有魅力,但是从古至今却完全不被世人所知,真是不可思议。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