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企到中亚国家“种洋田”
今年的全国两会,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所在地,河南的农业发展受到关注,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中,“河南农业”也已走出国门,渐渐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
今年已年过八旬的老人段守明是河南黄泛区农场的一名退休职工。1956年,“二十出头”便来到农场“开荒”的他,目睹了黄泛区这片曾因“水害”而被严重盐碱化的土地从“荒芜”走向“丰收”的历程。作为河南目前最大的农场,黄泛区农场的发展是河南农业发展的缩影。50多年后,老人的孙子段林接过祖辈传来的“接力棒”又一次扮演了“拓荒者”的角色。但与爷爷不同,如今段林和同事们所劳作的土地已远在国门之外。
2013年,随着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黄泛区实业)与河南省经研银海种业有限公司在塔吉克斯坦合资成立经研银海黄泛区农业科技公司,河南开始在“一带一路”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河南农作物“远嫁”中亚茁壮成长
再过几天,黄泛区实业的年轻职工段林就将和同事们一起再次离开家乡,踏上一段他们早已熟悉的“万里征程”。
1956年,段林的爷爷段守明从老家淮阳来到黄泛区,作为一名垦荒队员,开始整治这片曾被严重盐碱化的贫瘠土地。50多年后,作为一名“泛区三代”,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农学专业毕业的段林接过祖辈的“接力棒”又成为了一名“拓荒者”,但与爷爷不同,如今他和同事们所劳作的土地已远在国门之外。
从黄泛区农场向西数千公里,在有着“高山之国”美誉的塔吉克斯坦及“欧洲粮仓”乌克兰,“远嫁”中亚的河南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正在“段林们”的照顾下扎根成长。
开了塔国农业“一年两熟”的先河
“‘黄泛区’人民辛勤劳作数十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这片土地的产出已近极致,我们需要踏出‘黄泛区’,寻找‘新蓝海’。”黄泛区实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彦亮告诉记者,从非洲的纳米比亚、乌干达,到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自2010年起,公司便开始了海外市场的探寻之旅。
2011年8月,中塔两国农业部在塔首都杜尚别签署了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这让一直抱有“走出去”梦想的黄泛区实业看到了新的希望。
两年后,黄泛区实业与河南省经研银海种业有限公司在塔吉克斯坦合资成立经研银海黄泛区农业科技公司。河南“老牌儿”农业企业正式进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个月后,黄泛区实业进驻乌克兰,河南农业在中亚地区的发展实现“多点开花”。
2014年,出国种粮的黄泛区人在塔国获得首次丰收,是年5月19日,中国驻塔大使范先荣,时任塔吉克斯坦副总理阿利马尔东等300余人观摩了小麦高产示范田。见到黄泛区人所种植的小麦亩产达到当地标准3倍左右,前来参观的塔国农技人员纷纷高喊“哈拉绍!”(俄语:好)
去年8月,技术人员在塔国开展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试验获得成功,亩产接近600公斤的2000多亩夏玉米喜获丰收。河南人开了塔国农业“一年两熟”的先河。
采访时段林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塔工作期间,他曾经受邀参加阿利马尔东举行的宴请,成为塔国副总理的“座上宾”。这位今年只有28岁的年轻人如今不仅接过了祖辈留给他的接力棒,还成为了黄泛区两代“拓荒者”眼中的骄傲。
“河南农场”让当地人民收入增加
“一走进村子就会有很多小孩子围过来用中文喊‘你好’,一开始觉得很新鲜。”与段林同在塔国工作的工友南明慧告诉大河报记者,在塔国人眼中,河南人“身怀绝技”,同样的土地,原来亩产仅有三四百斤,到了河南人手中产量便会大增。
“不光是粮食产量增加,咱们在那投资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南明慧介绍说,在塔国,一名交警的收入约为每月600索莫尼(塔国货币名称),但公司在当地雇用的工作人员月均收入就能达到1000索莫尼左右。
据黄泛区实业工作人员介绍,在塔吉克斯坦,农场雇用数十位当地人从事固定岗位工作,而在乌克兰基地,这一数量更是达到210人,每到农忙季节,前来黄泛区实业所属农场打工的人数更是达到近千人。
河南农业将在中亚发展“全产业链”
2015年6月率河南省代表团在塔吉克斯坦进行友好访问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来到经研银海黄泛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棉花加工厂,共同出席棉花加工厂揭牌仪式并揭牌。
据陈彦亮介绍,由郭庚茂剪彩投产的这家棉花加工厂是目前中亚地区最大的棉花加工企业,拥有月加工籽棉10000吨的能力。截至2016年1月12日,已累计收购籽棉6181吨、加工皮棉2100吨。
基于黄泛区实业在棉花种植方面现有的产业基础,公司未来计划在中亚地区建立纺纱厂、榨油厂等项目,溯源、拓展棉花的上、下游产业,向着全产业链进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