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梦想:河南人同心协力建一批优秀大学

10.03.2016  09:14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接受省内媒体采访,谈教育,寄语河南。他建议著名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进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他还说,他有一个梦想,河南要创建几所一流大学。也许5年之后,这些大学变成中国知名的大学;10年之后,成为中国著名大学;20年之后,引领中国教育发展。

   河南要成为教育大省和科技大省

  科教是施一公的老本行,也是他昨天主讲的话题。

  “在河南的全团会上,听代表讲了河南的发展情况,感到很振奋!”他说,对于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骄傲。河南人民真了不起。

  施一公坦言,作为一名河南人,作为一名深深爱着河南的学者而言,他希望河南能够成为教育和科研大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根本上讲,教育和科研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驱动创新发展、驱动转型发展的原动力。虽然我们有“三个大省”,但我们没有提及教育大省和科技大省,希望今后河南能够在这方面更加重视。

  “总的来讲,河南人口多,经济对国家的贡献也不小,粮食的贡献更大,经济发展形势也不错,似乎到了一个该在高等教育、前沿的高等教育发力的时候了。”施一公表示,中国经济要转型,河南的经济也要转型,这都需要人才来带动。而人才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希望河南尽早在这方面布局。

   我有一个梦想:河南人同心协力建一批优秀大学

  “河南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作为中国的缩影,科教不能引领中国,不能排在第一梯队,我心不甘。”施一公说。

  施一公说:“我有一个梦想:河南要建设3所一流大学。省里很支持,市里支持,企业家也支持。我们河南人同心协力,建起一批优秀大学。也许5年之后,这些大学变成中国知名的大学。10年之后,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学。20年之后,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和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施一公说,河南发展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有一大批在海外的科学家、各领域的专家、教授。如果有合适的政策和环境,他们中很多人会愿意回到河南,建设家乡。

  “河南经济转型最终还是要靠高科技人才。”他说,“我不少河南老乡朋友想回河南,但相比之下,河南的条件的确要差一些。我们一定要花一些气力,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和文化氛围。”比如,规划创建一批一流的大学和研究院所。著名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进入郑州航空港。如果郑州航空港有这样的大学和高端研究所,一定发展得更快,未来更加美好。

   建大学是长久之计,会延续几百年、上千年

  创建大学需要很长时间吗?施一公说,我们的老百姓、网友,甚至一些老师觉得,不是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吗,建一所大学太难了,建一所大学需要几十年、上百年。

  “是不是这样?有道理,但实际上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一所大学,如果机制好,很快就可以起来。”施一公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它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创建的,但是在10多年前,香港科技大学在亚洲已经是名列前茅了。也就是说,它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站起来了。“我们河南在海外有这么多的人才储备,如果我们下决心创造出一个优秀的环境去吸引人才,我对创办大学的未来是很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