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两会:十四位人大代表豪情满怀话发展

26.01.2016  15:30

中原网讯(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娜 赵文静 裴蕾 袁帅) 昨日下午,省人大代表、省长谢伏瞻到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郑州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审议时,代表们积极发言,就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开放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依法治省、保障改善民生等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马懿

省人大代表,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河南“十二五”的发展鼓舞人心,谋划河南“十三五”的发展切合河南的发展实际。

报告中先后多次提到郑州国际商都建设、航空港实验区建设等,说明郑州在全省的地位重、责任重、担子重,对郑州给予了殷切的希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郑州来讲是压力,更是动力。近年来,郑州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大一中”的战略定位,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努力追求以国际化的眼光、现代化的思维积极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郑州市的发展态势在困难的局面下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去年郑州的GDP增速在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达到了10.1%,在全省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的位次持续前移,在全省的首位度也在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效果、质量也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郑州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长报告中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落实各项任务,紧盯到2017年郑州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两个率先”目标,对照省长的报告主动领任务,自我加压,确保今年“十三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以实际行动履行好肩负的“双重使命”,努力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孙廷喜

省人大代表、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去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3.7万亿元,人均3.9万元,均为2010年的1.6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5%,比2010年提高8.9个百分点;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工业的56.3%,提高15.5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结构转型。这些都充分说明河南在统筹协调发展、城乡规划的推进方面步伐在扎实向前。

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科学谋划最突出,创新实践特色最鲜明的五年,也是结构调整力度最大,转型发展成效最显著的五年。这两年我们干成了一批打基础的大事,办好了一批多年来想办,办不了的事情,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比如,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发展,“三年打基础”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郑州二期工程建成投用,“米字型”铁路网在中原大地轮廓正在形成。

除了对过去成绩的客观展示,也对2016年和未来五年工作做出了切合实际的部署,这些部署都是未来工作的“施工图”。

张国臣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振奋人心。同时,报告描绘了美好蓝图。另外,报告提出了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也符合我省对省会郑州的定位。

报告体现了“大手笔”,无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目标明确、实施性强。

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建议我省增强依法治省的理念。例如百姓关心的大气污染问题,必须依法治理才能取得实效。建议我省制订并严格实施大气污染治理条例,以便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在报告涉及“建设廉洁高校政府机关”的内容方面,建议增加问责单位和举措,坚决遏制“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的现象,下决心打通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