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东进西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支点

09.07.2014  12:31
      郑欧班列集货半径覆盖16个省市,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速攀升至全国首位……2013年以来,河南依托郑州“铁公机”交通区位优势,物流先行打造辐射全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郑州支点”,带动河南渐成中部对外开放高地,“东进西出”西向开放格局初显。专家学者认为,“郑州支点”在未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潜力巨大,可从国家层面予以政策和规划扶持。

      --交通“心脏”汇聚物流 “铁公机”联运对接全球

      5月27日,第30班郑州班列首次承载美国微软的电子产品发往欧洲。以1341万美元的单班班列货值创下开行以来的最高纪录,标志着郑欧班列的载货结构开始发生突破性转变。

      2013年7月8日开通的郑欧班列,不到一年的时间,迅速实现常态化运营,频次不断加密。截至目前,班列集货半径超1500公里,覆盖16个省市,承运900余种货物。其中,多功能机器人配件、液晶显示屏、笔记本电脑、LED灯具、卫星接收器等高附加值货类占比高达六成以上。

      这是河南省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打造丝绸之路“郑州支点”的一个缩影。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是物流,郑州位处中原腹地,周边货物向郑州集中的规模成本最低。国际仓储与物流协会联盟轮值主席、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认为,河南是中国物流“母子仓”格局中天然的中心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将使郑州吸引更多全国性的物流公司、商贸公司和大型生产基地集聚。

      据河南省发改委介绍,河南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向、南向和联接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谋求“铁公机”交通优势的整合联运已成为河南抢抓机遇西向开放的主要措施。目前,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基本形成“三纵四横”国铁干线网和“十二横九纵六放射”高速公路网;郑州机场开通航线143条,其中国际货运航线19条,占中部地区的95%,货邮增速攀升至全国第一。

      而随着全国首个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机场二期项目的建设,“铁公机”多式联运将迈出重要一步。在南北长达2.5公里的庞大工地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除新建82个客货停机坪外,该项目同时还配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车站,2016年建成后,将实现“铁公机”的无缝衔接。

      --中部开放高地“向西” 能源产业合作前景广阔

      记者采访了解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的西向开放格局,打通了中部对外开放的新窗口,释放了交通区位优势对资金、产业的吸聚能力,河南作为中部开放高地的地位也逐渐巩固。

      河南省副省长赵建才介绍,2013年,河南实际利用外资134.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居中部首位;而实际到位的省外资金高达6197.5亿元,同比增长23.3%,境外资金占全省固定投资的比例达1/3以上,带动进出口外贸总额599.5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76.6亿元,均居中部第一。

      对外开放总量在扩大,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河南省商务厅统计,2013年,在河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81家,国内500强企业达到156家。其中,不乏富士康、菜鸟科技、UPS、苏宁控股、惠普软件、法国迪卡侬等一批国内外行业巨头。而中部首个综合保税区落户郑州和在全国率先获批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也极大增加了郑州开放的吸引力。

      河南省发改委调研认为,从长远看,对外开放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将成为河南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郑州支点”的重要依托。其中,河南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能源和产业合作最为突出。

      据介绍,河南处于西电东送、西油东调、北油南下、西气东输的枢纽位置,是中亚、俄罗斯等境外能源进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必经之地。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锦州-郑州成品油管道和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等油气大通道均贯穿河南;“疆电入豫”工程今夏投运后,河南电网省间交换能力将超过1400万千瓦。而河南也是全国重要的能源消费地,2013年全省消耗能源2.47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全省需调入能源1.8亿吨标准煤。

      产业方面,河南拥有中部最多的14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产业互补性强。2013年,河南向中亚、中东欧、东盟等国家进出口总额达70亿美元。近年来,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等国家在良种繁育、畜禽养殖等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印尼、越南等国家在纺织、机械制造、采矿、钢铁等领域建立了一批加工贸易基地。2012年以来,河南引进中亚、中东欧、东盟以及阿孟印巴等国家投资项目17个,工程及新签合同额超10亿美元。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毛汉英认为,中亚地区缺少出海口,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河南地处新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河南有望打造一个不同于沿海地区的东进西出双向开放格局。

      --枢纽潜力仍待政策激发 软硬件布局需统筹提升

      目前,河南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郑州支点”的举动引起了各方注意。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参赞马拉特·肯加塔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铁路是最好的国际物流通道,河南是中国粮仓,而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加工能力不强,超五成依靠进口。郑欧班列释放的物流潜能,将为双方广泛合作提供纽带。

      专家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在交通,关键在物流,成败在产业,而功成应该在融合,达到人流和文化的交融。目前,河南省政府、市政府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建立的友好城市关系达到19对。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有实力的国家不仅是贸易中的主动者,而且也要向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中原文化是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有重大影响的文化,肩负文化交流责任重大。

      河南省发改委等部门建议,作为全国一盘棋,河南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支点,仍需在全国层面政策激发,提升其软硬件的布局。

      一是从国家层面规划引导,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省份和城市给予战略定位,形成联动机制。

      二是支持加快“三大”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即郑州至阿拉山口、郑州至二连浩特经中亚至欧洲的中欧国际物流通道;郑州至万州、郑州经重庆至昆明的泛亚国际物流通道;三门峡经许昌、亳州至沿海港口的东南亚、南亚物流通道。

      三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将郑欧班列纳入中欧“安智贸”试点计划,扶持中西部地区探索自由贸易实验区,支持符合条件的省辖市设立综合保税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