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飞地” 久居安徽境

17.05.2015  17:37

 

印象留福

  留福原本无名。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因得罪奸臣,伍子胥和楚国太子建为逃避追杀曾在此短暂藏匿。人们便认为此地藏过龙、卧过虎,乃吉祥之兆,故取名龙虎集。

  然龙虎集既是藏龙卧虎之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后来的各国争雄时期,这里战火不断,人们苦不堪言。为了能够安居乐业,这里的人们便将龙虎集更名为留福,取“留住幸福”之意。

  这是当地人向我们讲述的留福名称的由来。从一个无名小村到龙虎集,再到留福,名称的演变显示了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所经历的苦难和辛酸。龙虎集也罢,留福也好,都只是一个名称,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然而,上世纪中叶以前,留福一直空有虚名。这说明,人们要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过上称心如意的美好生活,仅仅给居住地取一个好的名称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智慧和才能,需要一个以民为本、和谐发展的美好时代。

  如今的留福镇名符其实。这里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稳定,商品经济日益发达,还有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谋生,给家乡带回福音。“百度百科”上亦称:“留福镇被誉为中州名镇

  留福镇的中心留福行政村给我们的最深印象就是交通便利,省道S207线在这里穿过,路上时不时能看到沈丘至安徽临泉的班车驶过。跟随着向南的一趟班车,不大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一个三岔路口,这里是河南省道S207线和安徽省道S102线的交汇处。从交汇处转而向东,穿白庙镇东部、张营乡(归属安徽省临泉县),我们很快便来到中国大陆人口第一大县——安徽省临泉县的县城。

  因为彼此接壤,因为道路通畅,留福镇和临泉县互不陌生。留福镇村民所做的一副叠字联就将这两个地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留福留福福留留福  临泉临泉泉临临泉”。怎么样,工整吧!

  冰糖肘子

  河南“飞地”坐落安徽 

  很少有人知道,留福镇有一块“飞地”位于安徽省境内。所谓的“飞地”,是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它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

  留福镇政府综治办主任孟保华告诉记者,留福镇的这块“飞地”位于安徽省临泉县张营乡武沟行政村,地虽是河南的,但却不和河南毗连,因为四周都是安徽的土地和安徽的人家。居住在这里的12户60多口人平日里用的也是安徽的水、安徽的电和安徽的手机号,但他们的户口本上却清清楚楚显示着他们是留福镇姜营行政村人。

  姜营行政村位于留福镇的东部,下辖高庄、郭庄、李庄及武沟4个自然村,东南部与张营乡武沟行政村毗邻,中间隔了一条汾泉河,以汾泉河上的东武沟防洪闸为界,河西属于河南省,河东属于安徽省。

  在孟保华的带领下,我们沿着汾泉河西岸河堤,跨过东武沟防洪闸,向东又行几里地,来到这块位于安徽省境内的河南“飞地”。“因为居住在这里的12户留福人是1975年从姜营行政村武沟自然村迁移过来的,所以我们又称这里为‘小武沟’。”孟保华说。

  “小武沟”归属于河南省沈丘县留福镇姜营行政村武沟自然村,却又在安徽省临泉县张营乡武沟行政村内,3个“武沟”就这样“纠缠”在了一起,乍听上去,很容易让人糊涂。

  听说“周口边界行”记者来到了家门口,58岁的王素琴、70岁的高秀英、66岁的李秀平从家中走出来,纷纷表示要和“自己人”唠一唠。“很少有河南人来这儿。”她们说。

  虽然长期生活在安徽村庄的包围之中,尽管邻居都是安徽人,但这3位“小武沟”人在心理上对河南更有认同感,对待自己的身份问题更是毫不含糊。“用的是安徽的水和电不假,可咱到底还是河南人。”王素琴这样对我们说。

  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块河南的“飞地”?孟保华说不清楚,随行的姜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也说不清楚,3位老人更是不知道。“历史遗留问题吧?”孟保华说。

  这块“飞地”究竟有多大?姜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说,按照当时的归权划分大约有70亩,而3位老人却坚持说现在只有大约50亩。“有时候人家踩个地边弄个啥的,时间久了咱的地不就少了么。”李秀平说这话时,特意放低了声音。

  一个村的人平日里还会发生纠纷,何况“小武沟”人生活在他省的村落中,小摩擦自然是难免的。“‘小武沟’人和周围的安徽人之间大矛盾没有,小纠纷不多但是也有。”孟保华告诉我们,“今年开春,两地警方就来这里处理了一起纠纷。

  “当时对方报了警,看到这种情况,‘小武沟’人也赶紧报了警,报的是咱河南的警。很快,河南和安徽的两辆警车就开到了这里。”孟保华回忆,“看到河南的警车后,不少‘小武沟’人激动地喊了起来,‘咱的警察来了,咱的警察来了’。

  “一起小纠纷,很快就得到了圆满解决。在这里惊动警方的事并不多。”孟保华笑着说,“‘小武沟’人要报河南的警,打110都得加拨0394。”

  对于“有没有想过回到河南境内居住”这个问题,3位老人都表示在这里生活已经习惯,目前没有这个想法。

  交谈中,3位老人还向我们透露了她们共同的不满,那就是沈丘县留福镇姜营行政村武沟自然村修路让“小武沟”人集了资。“我们的孙儿辈现在在安徽上学,我们平时都不走村里的路,修路为啥还收我们的钱?”3位老人很是想不通。

 

  冰糖肘子  甜咸融合

  留福镇的冰糖肘子远近闻名,这是我们未到留福镇之前便听说的。而在留福镇的街上随便拉个人问一问,几乎每个人都说李东做的冰糖肘子最正宗、最好吃。

  李东是谁?留福镇上开饭店的一个厨师。没有孟保华带着,我们很难找到这家门脸不大、招牌破旧的饭店。

  见到李东时,他正在用铁钎插着一个肘子在火炉上褪毛。说起自己制作的冰糖肘子,李东一脸骄傲:“你们来的不是时候,中秋节前夕,店里摆满了做好的肘子,门口停的车那是一辆接一辆。

  李东的冰糖肘子是在1983年浮出留福镇的,和许许多多的传统美食相比,它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却有独特的风味。“很多外地游客来到留福镇,如果吃不到他做的冰糖肘子,就会觉得很遗憾。”孟保华说。

  “原料是一个4斤左右的猪后肘,辅料是八角、花椒、茴香、草蔻、生姜、大葱、料酒、冰糖、食盐等,工序是将肘子和包好辅料的调味包入净锅,注水到浸住肘子为止,待水烧开后再微火持续烹6个小时左右即可。”李东简单地介绍让我们不由地心想:他肯定有不愿透露的秘方和工序。

  李东以制作时间过长为由委婉拒绝了我们提出的观看制作过程的要求。看不到制作的精彩,那就尝尝最后的美味吧:型和色互为配合,甜和咸完美融合,肥肉爽滑不腻,瘦肉酥烂可口,冰糖肘子果然是一道名不虚传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