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暖,心更暖 ———河北世行贷款清洁供热项目纪实
可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实力和供热能力的制约,供热季成了居民的“发愁季”———室内温度低还很不稳定。供暖问题,不仅成为百姓的痛点,还衍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浇花要浇根,解决供暖问题首先要解决热源。近几年,河北省一些地方和财政部门广开资金利用渠道,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清洁供热示范项目,让多地多年的死结问题得以解开,还产生了“一把钥匙开多把锁”的多重效果。
暖气不热,冷的不仅是民心
龙腾花园部分住户白天室温不到16度,晚上平均10度,每年的供热季成了大家的“发愁季”;
阳光锦园住户的暖气时而温乎时而冰凉,孩子隔三差五被冻感冒;
陵园路东街6号药厂宿舍小区锅炉“生病”,500户居民挨冻,居民无奈在卧室生起了煤炉子……
这些“冷新闻”就发生在近几年的张家口市桥东区。
张家口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交界处,河北省西北部,是北京的北大门,海拔1300—1600米,冬季寒冷而漫长。
这样的地方如果冬季暖气不热,老百姓的心该有多凉啊!“供暖是张家口冬季最大的民生问题!”3月7日,记者在张家口市桥东区采访时,区委书记王建军一语中的。
他告诉记者,桥东区是张家口的老城区和老工业基地。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终点站———张家口站就设在这里。成片的平房、棚户区,南北地势的落差,加上集中供热资源的短缺,导致供暖成为全区最头疼的老大难问题。
不只是张家口市桥东区。记者3月9日在邢台市采访供暖问题时,该市自然城二期的住户殷修成也讲述了他家往年冬天挨冻的痛苦经历———小区锅炉房一天就添4次煤,温度低不说,还忽冷忽热。小孩在家必须穿上棉衣和坎肩,经常被冻感冒……
由于暖气不热,很多居民拒交取暖费;收不上取暖费,供暖单位只得减少烧煤量或缩短锅炉运行时间,居民家中的暖气就愈发不热……如此恶性循环在两地每一个采暖期都会发生,由此因供暖纠纷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记者采访时还了解到,由于供热能力不足,张家口市桥东区和邢台市很多旧城和城中村改造项目都难以推进。此外,在“同网同价”政策的约束下,当地财政还要承担热力企业因燃气价格高而造成的亏损,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事情的转机都来自于一个项目——世行贷款河北省清洁供热示范项目。两地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经过不懈努力,通过了世行一轮轮严谨的评估论证,终于成功获得世行贷款支持,破解了项目资金难题。
清洁供热项目,让民生痛点成幸福起点
3月7日,记者在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沙岭子镇的大唐国际张家口发电厂看到,两根粗大的管道从供热首站“钻入”地下后向主城区方向延伸。
大唐国际张家口发电厂副总工程师王久斌对记者说,今后,桥东居民采暖期感受到的暖流都将来自这里———热水从首站出发,沿着管径1.4米的动脉“血管”一路奔涌12.5公里,到达主城区的纬二路,与桥东区东源热力管网相接。
张家口市桥东区供热办负责人王志刚介绍,该工程由市、区两级共同谋划建设,有效利用了大唐国际张家口发电厂大型发电机组的供热潜能,为中心城区新增供热能力约1700万平方米。
有了这条热源保障“生命线”,世行贷款张家口桥东区集中供热及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工程项目的热源得以解决。项目总投资45648.04万元,实现集中供热848.9万平方米,于2016年3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当年10月张家口市采暖期前夕大部分工程已完工并投运供热。从此,困扰该区干部群众多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与张家口市有所不同的是,邢台市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清洁供热项目,利用的是河北中煤旭阳公司的低温循环水及余热,是一个典型的节能环保项目。
该项目将旭阳焦化余废热(水)输送到首站后,经过板换及热泵机组换热后循环回厂内,只利用部分余热量,不消耗水资源。提温后的热水从首站出发进入城市供热管网给千家万户送去温暖。
世行贷款清洁供热示范项目,让多年的民生痛点成为新的幸福起点。
引入世行项目,带来多重效果
3月7日,张家口市区的气温在零下10度上下,可该市桥东区汉桥街24号院3单元202室的陈荣枝家里却暖气融融。室内温度计显示室温超过22度。
正端坐在暖气旁看电视的陈大爷告诉记者:“这个采暖期,我家屋里可暖和呢!温度都在20度上下,全天变化不大。而且,小区安上清洁的热交换站以后,屋里再也不用担心飘煤灰了。”
张家口市桥东区供热办负责人王志刚介绍说,2016至2017年采暖期,8万余户居民家中跟陈荣枝一样告别“寒冬”迎来“暖冬”。
世行项目圆了张家口桥东区居民的“温暖梦”,但在区委书记王建军眼中,这只是集中供热项目成功实施带来的好处之一。
“再过5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行。作为冬奥会承办地的张家口,如果城市供暖跟不上,老百姓不满意不说,分散小锅炉还要继续承担供暖任务,对冬奥会会场周边环境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张家口市桥东区环保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世行项目建设之前,位于桥东区的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点———探机厂,二氧化硫、粉尘指标经常超标。工程实施后,156台分散小锅炉被拆除,并在老旧小区改建热力站41座。
专家测算,张家口集中供热项目实施完工后,每年可节约标煤近6万吨,减少烟尘排放688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19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517吨,减少碳化物排放28.45万吨,将明显改善张家口大气质量。
王建军还告诉记者,有了达标且稳定的热源,桥东区财政不必每年拿出大量资金填补暖气运营企业的经营亏损,缓解了本就十分紧张的财政收支矛盾;旧城改造也因为有了热源,由过去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桥东区即将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与张家口桥东区项目一样,邢台项目在世行贷款的支持下,很快补足了因新建小区增多、供热公司满负荷运行出现的大量集中供热缺口。截至去年底,该项目共实现接入供热面积320万平方米。由于集中供热的实施,邢台市关闭各类燃气锅炉40台,合计总容量72.5MW,实现替代供热面积77.91万平方米,并直接减少1000多万元政府燃气补贴。预计到今年底,该项目将实现44座换热站、92套换热机组的自动控制,所有换热站实现无人值守,并为扩容留下接口。
谈到世行项目的综合效益,邢台旭阳安能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永伟总结为三条——
社会效益显著———工业余废热综合再利用,实现了清洁能源供热,有利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替代邢台市22座小锅炉房,共40台锅炉;缓解集中供热供需矛盾,改善居民供热质量,提高居民安全系数和幸福指数。
环保效益突显———每年减少旭阳焦化废热排放103.91*104GJ,年减少循环水蒸发飘水量约50万吨;热泵系统采暖避免了烟尘等有害物质污染,每年直接减少标煤10.43万吨,减少烟尘排放166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771.11吨。
项目实施后,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减少了财政对燃气锅炉供热补贴,缓解了财政压力。
世行贷款补短板惠民生
雪中送炭,温暖来得更及时,百姓心里更热乎。
张家口市和邢台市受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付能力制约,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而冬季供暖又是民生所需、城市之基。
好钢用在刀刃上,最急需的资金要用在欠发达地区的民生事业上。近年来,河北省财政厅积极践行“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在积极保障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资金需求的同时,广开财路,积极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缓解欠发达地区重大民生项目的资金需求。
河北省财政厅涉外处处长王琳告诉记者,河北省从1981年开始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到2016年底累计签约项目52个,协议贷款额31.36亿美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项目41个,贷款额17.31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9个,贷款额13.66亿美元;农发基金项目2个,贷款额0.39亿美元。已提款报账24.08亿美元。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共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签约14.12亿美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45%,拉动社会资本230亿元人民币。贷款支持方向重点用于节能环保、文教卫生、农林水利、救灾扶贫、社会养老等项目,贷款资金的使用不仅有效地弥补了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资金缺口,同时在引智、引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到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给河北带来的变化,省财政厅外债中心主任徐卫以世行贷款河北省清洁供热示范项目为例说,世行贷款直接效果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张家口市桥东区和邢台市西北城区群众的冬季取暖问题,提速了当地城市发展步伐,缓解了地方财政资金压力,从长远看,国际金融组织注重全局性、区域性协调发展,立项环节程序规范,实施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绩效评价环节实施全过程的监督评价等做法,提高了河北省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严谨性、可持续性,从根本上杜绝了“拍脑门”“一言堂”现象的发生,值得河北各地各部门学习和借鉴。
此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还有利于优化河北省政府债务结构,加强政府性债务的控制和管理,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优化资金配置,放大财政资金效应,提高使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