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干河”到“开源”的探索与实践 —迎接全国“村长”论坛、聚焦开源发展之路系列二

27.10.2014  11:21

  既无可资借鉴的固定经验,又没能够选择的成熟路径,干河陈村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摸索、实践、学习、总结,终于走出了一条独具干河陈特色的城镇化新路,创造了郊区农村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开源模式。

   干河”的困境

  或许因为这里曾经水源匮乏难以耕种,也或许曾经是泽国中难得的干爽之地,明代即已建村的干河陈,但缘何村名中带“干河”二字,已无从考证。

  上世纪九十年代,干河陈村4360口人,只有930亩耕地。“以前俺家住的都是草房,几口人守着几亩地,日子是上顿不接下顿。”村民王荣梅回忆说。

  虽位于市区南部城乡接合部,与市区一路之隔,却长期徘徊在城市的大门之外。即使后来随城市规模膨胀成为“城中村”,干河陈村也与其他近

  郊村一样:规划滞后,道路狭窄,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垃圾随处可见。

  村里先后办起了一些集体企业,但由于经营机制不活、管理不善,一直做不起来。

  1998年,干河陈村走到了面临抉择的十字路口。当年,市区规模快速扩张,近郊农村上演着卖地分钱、一夜致富的故事。干河陈村怎么办?干河陈人是不是也要像其他地方失地农民一样,手里攥着征地补偿款就此各奔东西,重谋未来?

  大发展大困难,小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更困难。村党委、村委会经过认真反思和外出参观考察意识到,要彻底改变旧村面貌,实现强村富民的梦想,必须实施整村

  开发改造,让农村“城市化”。

  现实让人反思,困境逼着突破。干河陈人没有选择卖地去花子孙后代的钱,最终谋划出了村民的长远幸福。

   开源”的努力

  村党委书记林东风带领全体村民党员干部,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这位曾荣获“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原人物”、“漯河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劳动模范”、全国复员退伍军人优秀代表的村党委书记,还是村办企业——河南开源实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982年,林东风从部队复员后,被分配到漯河市粮食系统工

  作,先后担任市粮食局食品厂厂长、市粮油工业公司综合经营部经理。1993年,他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放弃了蒸蒸日上的工作,受邀回村当了“村官”。

  林东风的到来,从此让干河陈村脱胎换骨。他们提出了“退出一产、发展二产、大力发展三产”的经济发展思路,开始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融入城市,实施整村开发,这就像为干涸的河道找到一个充沛的新水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未来。为此,他们为自己的村办企业定名“开源”。

  “2000年9月,村里第一次大拆迁,东风抡起大锤,首先砸向了自家妹妹的门面房。”村民们对此记忆犹新。

  此后的几年,开源的发展一发不可收:开源房地产公司、开源建筑公司、开源物业公司、银基商业连锁公司、开源餐饮娱乐公司、开源物流公司、开源森林公园,不断拉长的产业链条,让开源集团日益壮大。

  弹指一挥十几年,伴随着中华名吃街、全国最大鸟主题公园———神州鸟园、中原最大儿童乐园———童话世界、全国旅游特色产品博物馆小镇———河上街古镇、开源时代广场、金凤凰大酒店等项目的相继建成,干河陈村的产业不断延伸,开源集团的名气越来越大。

  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过上富裕生活的村民们各得其乐,“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

  明村镇”、“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幸福村”、“中国特色村”、“河南省文明村”、“河南省文化产业先进村”等众多荣誉称号也集于干河陈一身。

   一个村庄的完美嬗变

  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城郊小村,到中国幸福村、中国特色村、全国文明村,在林东风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以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演绎了一个村庄的完美嬗变。

  “现在不一样了,衣食无忧,俺还住进了干净整洁的小区,每月拿着退养工资,而且出门就是公园,在这里生活幸福着呢。这都多亏了村党委书记林东风,十几年来干得好,让大

  家伙都跟着沾光!”村民王荣梅说。

  更为可喜的是,全村50、60、70岁以上老人,每月分别享受1200、1400、1600元养老金;有病就医,新农合报销后的余额,村里全报;50岁以上村民及残疾人全部被列为开源集团内部退休员工,每月最高发放养老金1460元……

  以往污水横流、颓墙野草的村庄,被干净整洁、现代化的小区取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实现了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少有所教、病有所医、难有所帮。

  站在宽敞气派的全国“村长”论坛纪念广场上,看着刚建成的全国“村长”论坛会议中心,正在布展的全国56个民族特色产品展示馆,全国旅游特色产品博物馆小镇———河上街古镇,和充满文化气息的商业街区,过上幸福生活的村民们,提起村里要办全国“村长”论坛这件事,甭提有多高兴。

  “现在,就等着全国的‘村长’们到俺村了!”(记者 刘国挺 龚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