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工程进入示范推广阶段
本报讯 记者张辉报道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2月8日召开的中国桑产业暨食品安全座谈会上获悉,经过5年努力,由中国老科协林业专家任荣荣率领的“沧海桑田”科研课题组,已在三峡库区建成试验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沧海桑田”生态经济建设工程1200亩,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正式进入示范推广阶段。
“沧海桑田”生态经济建设工程是把饲料桑引进三峡库区,广泛种植于消落带和生态屏障区库岸山地,取代无序耕种造成的面源污染和杂草丛生腐烂造成的水体污染,防治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库泥沙淤积。与此同时,利用桑叶做饲料发展畜牧业,拉动库区经济,带动移民增收。
工程自2010年启动以来,科研课题组成员与当地移民(农民)一起,在库岸山地植桑,建成了以桑叶为添加饲料的畜牧产品生产基地,所产畜牧食品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10余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检测,结果全部优于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试验示范基地的建成,解决了50多名移民就业,安排数百人就地季节性打工,收入超过500万元。目前,科研课题组又在江西鄱阳湖地区和湖南株洲开辟了新的试验基地,旨在解决当地数百万亩消落带治理和农田重金属污染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说,“沧海桑田”科研课题组以饲料桑治理消落带的办法是成功的,饲料桑产业配套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技术不仅创造了高产优质蛋白质饲料,还能治水、治山、治沙,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可应用于更多弃耕或贫瘠山地。
与会专家认为,饲料桑是优良的木本饲料树种,能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饲料桑速生高产,一亩饲料桑所产的蛋白质,相当于4亩地产的大豆蛋白质总量,种桑养畜,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专家建议把发展桑产业上升到国家层面,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同时整合各方力量,推进桑产业在全国适宜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