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发现一处汉代家族墓地 出土多件珍贵文物

12.06.2014  11:28

图为M64墓出土的部分随葬器物,分别为:青铜博山炉(后排左一)、青铜鎏(liú)金带盖奁(lián)(后排左二)、青铜龙柄熨斗(后排右一),错鎏金虎形席镇一套4个(前排)。

图为M64墓墓道及墓室状况。

(市文物工作队供图)

日前,鹤壁市文物工作队在淇滨区钜桥镇南海国际小区项目建筑工地发掘了一处汉代家族墓地,距今有2000年的历史。其中共有5座墓葬,墓与墓之间排列紧密有序,墓向一致朝北,由东向西依次编号为M60、M61、M62、M63、M64,随后市文物工作队组织文物发掘人员对以上5座古墓葬进行了发掘。

据了解,这5座墓葬内的骨架均已荡然无存,随葬器物多被洗劫一空。其中,M64墓为一座坐南朝北、长斜坡墓道、前穹隆顶后拱券顶砖室墓,系夫妻合葬。该墓由墓道、墓门、前室、耳室、后棺室(东棺室、西棺室)五部分组成,修筑十分讲究,埋藏较深,墓顶、墓道、耳室之上用夯土层封盖,在目前已发掘同类墓葬当中较为少见。

在清理M64墓前室的墓底中部时,工作人员先后发现了一些随葬器物,部分为鹤壁地区罕见的精品,分别是:青铜龙柄熨斗1件(已残)、错鎏金虎形席镇一套4个、青铜博山炉一套3件(已残)、青铜龟钮印章1枚(文字暂不详)、青铜鎏(liú)金带盖奁(lián)1件(已残)、剑把铜饰件1件、铁剑一把(已残),另在后棺室的东棺室底中部出土数枚五铢铜钱。由此可见此墓当时建造规格之高,墓主人身份并非一般。据初步考证,此处墓地应是一处家族墓地,各墓主人关系亲近,其时代应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市文物工作队考古部主任霍保成表示,这处家族墓地的发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两汉时期墓葬形制结构、墓俗及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责任编辑:李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