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区未来每月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核酸采样亭”如何做好常态化运转?

09.05.2022  16:28

根据最新发布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2.0版)》(以下简称2.0版方案),郑州市城区每月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

方案要求,各地按照就近、便民、常态、科学的原则,合理配置便民核酸采样点,提高居民核酸采样便利度。

而据相关媒体报道,河南将在全省布局一批核酸采样亭,以满足核酸检测的常态化需求。

“核酸采样亭”要来了吗?长啥样儿?哪些城市开始使用了?如何做到既便民又能常态化运行?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熊卓甜 李佳

【现状】全省将布局一批核酸采样 亭?郑州已有试点

疫情之下,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不知您发现没?现在检测核酸越来越方便了。

最开始,咱们都去医院做核酸;当疫情来时,各个社区会有便民核酸采样点;为了照顾“流动人群”,郑州街头还会闪现移动核酸采样车,随做随停。而近日一则消息的出现,又刷新了“核酸采样”的“段位”。

5月5日,河南省医学生物检测有限公司郑州中平检验所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由河南两大省管国企共同出资的生物检测公司正式亮相。

而据河南日报报道,下一步,河南省医学生物检测有限公司将在全省布局一批核酸采样亭,以满足核酸检测的常态化需求。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在郑州,核酸采样亭已经悄悄服务了一些人群。

郑州市民司先生介绍说,在郑州经开区经开第五大街与经南一路交汇处东南角就有一处移动核酸采样亭。“我出差特别多,得经常做核酸,这种移动核酸检测亭很便民。”

他介绍,核酸采样亭大概四五平方左右,工作人员会通过外壁玻璃孔上的防护手套伸出手来,完成“无接触式核酸检测”。

早在1月份,“郑州高新发布”也曾对位于高新区梧桐办事处金桂社区睿达时空广场的三台可移动核酸采样亭进行报道。

据悉,这三处核酸采样亭是当时作为试点启用,能方便附近急需进行核酸检测的居民,大家不用前往定点医院排队,在家门口附近即可进行核酸采样。

从2021年底,郑州高新区、中原区、经开区、管城回族区等区域内,由谱尼医学、金域医学等核酸实验室及生物公司设立的核酸采样工作亭已经上岗,主要设置在区域内一些中心广场及地铁站等人流密集性场所。

【案例】核酸采样亭在全国多地现身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通过搜索发现,全国已有多地开始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核酸采样点逐渐增多。

据一位关注疫情防控的武汉市民对顶端新闻记者介绍,武汉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之前是48小时做一次核酸检测,5月初开始,改为72小时做一次。如果超过72小时没有做核酸检测,健康码会变成灰码,一旦健康码成灰码,很多场合是不能进的。”而“核酸采样亭”就是为了方便常态化核酸检测。

2022年4月30日,无锡市投用2634个便民核酸采样小屋。小屋安装了正压新风系统,使得内部气压高于外部,有效阻止外部空气进入,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5月1日,在太原市柳巷与钟楼街交叉口东北角,也有全新“上线”的便民核酸采样亭。

据报道,该便民核酸采样亭仅有1个窗口,居民把身份证放置在相应区域,亭子内的医护人员拿出手机迅速完成信息登记,随后通过采样窗口上的两个圆口,将双手放入橡胶手套中,隔着玻璃为市民采样,即采即走,极大减少了人员接触。

像这样的便民核酸采样亭,太原将设立不少于2000座。

上海普陀区部分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也于5月1日起陆续启用,无需预约、挂号,随到随做,满足市民的检测需求。

而核酸采样亭的背后,则是常态化防控和精准防控的“双保险”。

随着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如今要求核酸检测的速度和频次都要提升,在病毒在某一区域未爆发的情况下,每48小时或72小时做一次核酸检测,可以让感染者在最短时间内被发现并被管控,大大减少病毒传播,减小防控难度。

迅速排查到感染者之后,便可以及时锁定隔离人群,避免城市大范围封控,让某一局部区域的精准防控做到有据可依,最大程度减少疫情防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声音】核酸采样亭咋建好? 还有更多建言

核酸采样亭,方便了市民,保障社会秩序能正常运行,也给“大白”们提供了良好的采样空间。但有人支持,有人表示需要算好经济账。

郑州一医护人员表示,自己经常奔赴在核酸采样一线,夏天热一身汗,冬天冷得发抖。如果能在“亭子”里采样,那自然好啊

也有业内人士对采样亭提出价格方面的考虑。

郑州一位医药公司高管白女士对顶端新闻记者说:“4月21日在采样亭做过一次,混采是8元,单采是28元。单采的价格虽符合规定,但还是高于很多医院的定价的,对于这类移动核酸检测亭承载便民意义的同时,是不是也要考虑定价?当然,它是有成本的,那么,政府能否给予监管和支持?”

此外,她还提出,移动核酸检测亭到底该设置多少?密度及分布能否真正便民?

针对白女士的疑问,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也采访到相关业内人士,他给算了一笔账。

目前一些城市规划或者设置的核酸采样亭和人口比例大致是每万人3~4个,其中太原是3.7个/万人,扬州是3.5个/万人,如果按照这个人口比例计算,仅郑州就要设置4300个核酸检测亭。

按照一个亭子两名工作人员计算,再加上核酸转运及实验人员,仅是维持这些亭子的日常运转,每天就需要1万人左右,这还不算每个亭子的固定投入。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这个量还是很大的。

更有市民坦言,要避免一部分核酸采样亭闲置。

5月9日上午9点,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市经开区经开第五大街与经南一路交汇处东南角的一处移动核酸采样亭,该采样亭暂未营业。

“它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应对核酸检测常态化需求,可能设置它需要很大一笔资金,我有个建议,也可以考虑培训社区医院,让他们也能参与到核酸检测中来,这样也能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做核酸检测的需求。”郑州市民郭先生说。

【思考】核酸采样亭适合放在哪?

“虽然这些亭子设置的目的是应对可能的核酸检测常态化需求,但它的设置同时也要考察到疫情发生时的兼容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出台《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规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所在的设区市,包括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 应在24小时内完成划定范围的区域核酸检测任务。

全部采样任务应在6小时内完成;确有困难的,可在12小时内完成。第三版《指南》提出,按每日6小时的采样时间计算,每600~800人设置一个采样台。

“按照郑州的人口,需要设置1.5万个采样台,这些可能设置的核酸采样亭如何在疫情爆发时发挥作用,分担核酸采样压力,前期的选址的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位业内人士称。

郑州市民翟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从减轻医护人员负担来看,可在医院放置,摆脱厚重的防护服,也减少接触风险。”此外,他提出,高速公路收费口、机场、高铁、汽车站等人流密集的重要交通枢纽,也适合放置。

来源:河南商报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