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残疾女孩拄双拐创业 在郑州买房买车(图)

04.12.2015  11:09

核心提示丨昨天是第24个国际残疾人日,下午2时许,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在多功能厅举行2015年“家园故事会”,多位曾在这里学习的新老学员欢聚一堂,交流学习创业的心得体会,讲述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及奋斗故事。

活动现场,登台分享故事的有李满洲、赵群胜、司宝刚等人,刚过32岁生日的郑州女孩李姗姗也在其中。这位从小因病双腿残疾的女孩,创办了网络科技公司,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学习和工作平台。她说:“我相信:敢想敢干,能坚持会学习,笨鸟先飞,总有可能抓住机会。

【讲述】地上爬的小女孩,摔了无数个跟头学拄拐杖

时光倒流到1984年的一天,开封县袁坊乡的一个简陋农家院,有人劝说李姗姗的妈妈。

当时,姗姗1岁多,她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原本快会走路的姗姗因为小儿麻痹症,连坐都不会坐了,被妈妈重新一天到晚抱在怀里。

姗姗的妈妈当然舍不得。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她带着女儿从农村老家来到在郑州当普通职工的丈夫身边,一家人挤在很小的出租房里。

6岁那年,姗姗该上小学了,出行成了大问题,双下肢残疾的她,当时只能在地上爬,或者用双手握住脚往前挪。“试着用拐杖吧。”姗姗的爸爸听从亲友建议,为她做了一副简易拐杖,鼓励她练习用拐杖走路。

好在我比较皮实,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摔倒起来再练。”新学期开始时,李姗姗已经能自己拄拐杖进教室了。

【困境】残疾人求职屡屡碰壁,让她几乎绝望

从初中开始,看着周围的同学活蹦乱跳,李姗姗危机感越来越重。她能做的,就是比别人更努力。

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考入中原工学院学习服装设计。在即将步入高校的那个暑假,她尝试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她搜罗来多家传呼台的联系电话,她挨个问是否需要人帮忙。一听她是残疾人,对方直接拒绝,联系到最后一家时,一位好心大姐答应了,“我至今都感谢她给我了第一次工作机会。”从暑假一直兼职到冬天,她领到人生中第一份酬劳:230元,那时的她激动无比。

学习也很卖力,李姗姗开始练习素描等基本功,还和同学合伙儿买来布料,自己打版加工连衣裙,再送到银基服装城找商户代卖……

转眼到了毕业,专业功底很不错的李姗姗却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有一天,当求职再次被拒后,她含泪问对方:为什么不用我?是因为我技术不好吗?对方回答和之前很多拒绝词一样:因为你的身体原因,不适合……“那时,我对找工作几乎绝望了。

【转折】在外闯荡两年,她决定回到家乡创业

伤心没用,李姗姗决定出去闯荡。拄着双拐,挤着火车,她闯厦门,下温州,终于在打版人才相对稀缺的温州找到立足之地,在服装企业工作,月薪能拿到数千元。在外漂泊两年后,她想回郑州了,想这里的亲友,想回到爸妈身边。

辞工回到郑州时,她告诉自己:一切从零开始!

再到服装企业应聘,依然不顺利,她逼着自己改变,尝试干别的。动漫公司、信息技术公司,她都干过。工资少也不介意,“只要能学到新东西。”她经常“恶补”到深夜。

经过努力,李姗姗已经熟练掌握了网页制作、网站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我想创业!”觉得在职场发展空间有限的她,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成就】创办公司转向电子商务,给更多残疾人提供平台

2009年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开展创业培训班,她发现,自己适合做培训。

回到家,她开始为自己设计宣传页,试着做网站制作方面的培训,还真有人联系上门学习。“我想帮助更多残疾人。”2012年,在一次残疾人励志会上,李姗姗渴望做网络培训的心愿,得到该中心主任刘正义支持。于是,聘请她任该中心网站制作培训班的老师。截至目前,李姗姗已培养近百名残疾学员。

李老师经常说,我们必须比别人更加努力,不断学习,笨鸟先飞。”残疾人小娄说。

传授技能,还要给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两年前,李姗姗创办了自己的网络科技公司,带动学有所成的残疾人一起打拼,为多家网站做网站维护之余,又紧跟市场需求将工作重心向电子商务转移,帮淘宝店家设计海报、处理图片等。目前,近20名残疾人在这个平台上自食其力。

靠努力打拼,李姗姗在郑州买了房买了车,有能力孝敬父母,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