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侨乡书正气:古稀书法家刘宝章累并快乐着

20.03.2015  18:09

展出现场,书法家刘宝章即兴挥毫泼墨。(李朝栋 摄)

现场展出的刘宝章书法作品《正气》。(李朝栋 摄)



刘宝章现场展出的体现传统寿文化的书法作品。(李朝栋 摄)


  中国侨网郑州3月20日电(记者李朝栋)昨日,书法家刘宝章的个人书法展,在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展出。现场没有隆重的仪式和声势,却吸引众多书画界的前辈、同仁以及社区的群众,他们在欣赏刘宝章高品位作品的同时,无不为刘宝章这种能让传统书法文化走基层、进社区,与百姓面对面的交流传承而点赞。

  今年已经71岁的刘宝章是位书法家,而且成名很早,可谓是秉承祖贤,书香传世。他的老家在河南周口,这也是他常引以为自豪的。“想当年,那曾是太昊伏羲氏建都,炎帝神农氏播种五谷,开创了中华6000多年远古文明的地方。”每每说到这些,生于此长于此的他,都好像自然也粘了不少远古的灵气一样。

  还真的别不信,周口那个地方,确实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包括老子在内的无数名人,近现代的文化名人也是比比皆是,而刘宝章也当之无愧地名列其中。

  “我很怀念我的过去,怀念和感谢那时候帮助过、影响我成长的人。”

  刘宝章说,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爷爷就已是当地名气不菲的书法家了。每当逢年过节或者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请他去写对子或挽联。而当他很小的时,爷爷有时候就带着他,一边看护他一边去给人家写大字,也许是家教渊远的影响,亦或是天生的爱好,这一来二去,当自己还不懂得书法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他就在爷爷的看护和影响下,对书法有了浓厚的兴趣。有好多次,他趁爷爷不注意时,偷偷地用爷爷的毛笔,蘸上墨水把爷爷写书法用的纸都给涂成了横七竖八的道道,毁掉了爷爷心爱的纸张,让爷爷心疼地直拍桌子,就这样爷爷也没有舍得打他一下,反倒为他的喜爱而心里高兴。后来爷爷看他喜欢写字,慢慢地爷爷便开始有意实地教他练习,谁知,这一写竟写到了今天。

  每每想起这些,刘宝章总有说不完的话发不完的感慨,且言谈举止中充满对儿时美好时光的眷恋。他告诉记者,他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都没有间断过练习。后来他参加工作,并先后在文工团,当过演员、乐手、导演,担任过县电影公司的经理、县文化局工会主席、文化馆书记。但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化,他对书法的酷爱和执着,始终没有丝毫改变,爷爷传给他的那只毛笔,也一直伴随着他,他说那支笔早已不仅仅是一支毛笔,他早已成为了他的内心信念和精神动力。

  几十年来,他在成就了书法名家的同时,也形成自己立身行道的高尚的品行。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刘宝章为人谦和、忠诚、朴实、豁达。虽才高艺精,但从不骄人,他与人为善,见贤思齐。现在,他是河南省老年书画院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河南省鸿儒书画院的执行院长,还始终把利用一切可能普及和传授中华书法技艺和知识,当做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且坚持如今。当然这都是在尽义务,而且很多时候要需要自己掏钱被必要的学习用品。为此,圈内还雅称他为“义务书法教育家”。

  如今,在他的倡导和积极努力下,在郑州已有不少社区组建了书法之友活动室,而那里也成了他的教室和书法文化传承和普及的平台。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更要力争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些工作的。”刘宝章告诉记者,“中华书法是国粹,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艺术。它又是精神食粮,能启迪人,鼓舞人,催人奋进,同时还能给人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健康,使人们的生活非常充实和愉快。所以,学习书法,弘扬国粹,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谈到这次他把书法文化进社区展览和交流的动议,他说“边培训、边交流、边普及、边展览,结合当今社会,为书香社会、文化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多做些有益的工作,就要多想办法,响应中央号召,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坚持好为人民服务。书法文化走进社区深入百姓,也应是一种好方式。”畅谈中说及下一步的打算,刘宝章满怀激情,“只要有人学,只要俺身体条件许可,都会坚持下去。能为书香社会建设做点事,我将累并快乐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