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正会长在南京论坛发表经济学危机演讲

03.08.2015  22:48

  7月30日上午,在美丽的古城南京,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生态经济建设·南京论坛”在秀美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召开。来自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广西大学、湖北大学、安徽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国家环保部等国内各地60多家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以及光明日报、人民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等近70多家单位共100余名专家、教授出席了此次学术论坛。

  

  本次论坛由江苏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主席、省政府参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许崇正教授主持。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傅康生代表南京师范大学到会讲话,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祝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学会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思华教授致开幕词。

  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家、江苏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主席、省政府参事、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许崇正教授在30日上午的大会上做了“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危机与建立中国特色经济学”主题演讲。

  本次学术大会论坛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科研院所80余篇学术论文,在研讨会上,各位到会的专家教授和科研工作者分别就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危机与建立中国特色经济学,以及建设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城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及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常态经济相互关系、中国限制与禁止开发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文明形态跨越发展战略、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以及绿色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等7个方面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

  (记者 袁静波)

  延生阅读:

  许崇正教授演讲共有四个部分:

  一、建立中国特色经济学的迫切性

  1、 中国经济学的内在理论危机呼唤着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中国自己的特色经济学。

  当前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危机主要表现在:

  (1)当今统治中国经济学学术界和大学讲坛并占绝对主流的经济学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即新旧古典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而西方主流经济学、新旧古典经济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已出现重大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危机起伏。大家知道,2008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从经济增长的“大稳健“时期跌入长期停滞的转折点。自那时以来,新古典经济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受到了猛烈冲击,资本主导的 ”全球化“概念不断被质疑,宣扬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念声称,经济的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将成为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永不熄灭的引擎,各国社会经济制度趋同发展,将以美国模式的全球胜利而宣告”历史的终结“。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遭到重创的世界经济格局极其复杂的多样性大变动,使新古典和新自由主义理念及其全球治理政策成为众矢之的。

  在经济危机面前和国外批判新古典浪潮面前,新古典和新自由主义束手无策。因此在西方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良知有造诣学者对新古典、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声讨和批判、如法国调节学派、美国社会结构学派、人类发展经济学派。

  然而,在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大学的讲坛上和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的杂志上占绝对主导、统治地位的依然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新旧古典学派的理论。西方新旧古典学派将人定义为“经济人”和“理性经济人”,宣扬“经济人”无限制追求私利和私欲,追求个人利益,追求物质财富,追求金钱的合理性、崇高性、正当性。导致了我们一代代的大学生、青年人私欲膨胀、金钱欲膨胀,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远大的抱负理想。整个社会绝大部分人成为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在金钱欲驱使下、社会成为了投机场,成了一个赌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我们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成为了”赌徒“。人人都想在股票市场、资本市场赌一把,成为暴富。当今社会”赌徒“盛行,骗子滥行,各种金融金钱诈骗层出不穷,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道德日益沦丧,同时由于追求GDP和 片面政绩造成环境极大破坏,污染日益严重,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越来越趋于恶劣。收入分配日益扩大,两级分化日益严重,中国10%的富人占据着整个收入和社会财富60%到70%,而绝大多数人40%到50%人只占有社会财富收入的10%到20%。高度的收入两级分化造成了社会矛盾加剧,社会潜伏着巨大危机。这一切都是我们理论经济学的危机,我们中国的理论经济学在面对中国各方面矛盾和危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衰极无能,他们大部分人只能再求助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其结果使我们社会、经济矛盾更加加深,危机潜伏更大。经济学数学化使大学生、研究生思维力越来越差,将经济学等同数学,因此,我们必须确立自己的经济学,建立中国特色经济学,才能摆脱这一困境。

  (2)中国改革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需要中国自己经济学家在认真总结,上升为理论。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高速发展,已成为GDP世界排名第二的国家。面对这一伟大的成就,现在国外、西方的一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一大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叛逆者正在加以关注和总结,如法国的调节学派、美国社会经济结构学派(SSA学派)和日本的人的发展经济学派等。他们认为中国取得成就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不是市场结果。而我们国内的一批经济学者,我们所谓一些经济学家不去认真总结,而是热衷于吹捧西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他们简单、轻率的认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是贯彻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结果。我认为这是根本错误的。这是因为他们并不深刻了解中国国情,并不深入中国基层,特别是中国农村基层,他们并不了解38年来中国一步步走过的道路。中国道路有自己独特的道路,它并不是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两者是不同的。中国取得成绩并不完全是市场经济,而是制度改革,人的唤醒。中国要建立自己的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必须以马克思经济学为指导,认真深入研究中国自己建国70多年来特别是近38年来走过的道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自己的经济学,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而这一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必然有重大区别,应该也必将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超越,因为它不仅要总结中国已走过的道路,更要揭示和指引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道路,而这一道路必须是和谐的,健康的发展道路,必须是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并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健康发展的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各国存在不同形式。恩格斯曾指出“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 各个国家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我们中国国情与美国不一样,与西欧也不一样,怎么能原封不动,教条主义照搬美国的经济学,照搬西方新古典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来指导、统治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呢?来统治中国的学术和大学讲坛呢?德国、法国、欧洲市场经济和美国市场经济模式就有很大不同。特别是西方新古典已遭到全面质疑、声名狼藉情况下,我们中国经济学术界和我们的大学讲坛还对他顶礼膜拜、中国人的骨气哪里去了。

  我们中国人有能力,也有智慧建立自己的经济学,我们有一批仍然健在的对马克思经济学始终信仰,并有深厚造诣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和一批对马克思经济有一定研究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打败西方主流经济学,将统治和主导、并长期霸占中国大学讲坛上的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从我们中国大学的讲坛上的主流主导地位拉下来,让马克思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经济学占主导地位。从而培养出具有理想、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践行贯彻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和大学生、研究生。

  这一光荣艰巨的重任,已历史的摆在中国经济学者和中国经济学家面前,我们必须义无反顾担当起这一重任。

  二、建立中国特色理论经济学需要人的发展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的相融和。

  我认为建立中国特色理论经济学,其指导思想和理论渊源应该是人的发展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相融合,所谓相融合,总体上它应是人的发展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相结合,而两者的相融合是因为他们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经济学是人学和生态学的内在统一”,“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内在统一”。我们认为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把人的可持续性生存与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身心健康,幸福生活放在发展的第一位,确保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自然生态环境既是发展的第一基础,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必须把人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发展的基础上。这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近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学界基本上“忘却了人”和“忘却了自然”,某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那里根本没有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发展基本价值取向,他们极力宣扬“以物为本”“以利润为本”“以金钱为本”的经济学。在这种错误的经济理论的误导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不得不付出极高的自然生态和沉重的人与社会代价。以人的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的巨大牺牲为代价换取物质财富增长,确实是物的世界大大发展,而人的世界贬值和自然的世界衰败,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反人性化”和“反生态化”问题日益严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理论经济学,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性化和生态化,确保实现人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和自然地可持续生存与高度发展的双重终极目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国的发展并不简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不等于人民一定得到幸福。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必须以人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指导,为方向。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研究正是基于为了找到一条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为目标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因此,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是十分重大的。

  三、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构想。

  共有四篇,22章组成。

  第一篇:导论篇,2章组成。论述中国特色理论学的内涵、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

  第二篇:基本理论篇,共有7章组成。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理论经济学的理论渊源,特别是马克思经济学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超越;中国特色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等。

  第三篇:基本要素篇,共有7章组成。主要论述经济系统中的经济进程;三种资源配置,特别是第三种资源配置手段。人的发展资源调节手段。即我在2010年提出的第三种资源调节手段已被证明是正确的。如法国调节学派博耶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历了“物对物的生产”向货币对货币的生产(金融主导型发展模式)的转换,下一步将向“人对人的生产”即“人类主导发展”模式转换,即人的发展调节模式转换。人类主导型发展模式(人的发展调节模式)特征如下:第一,在积累体制方面,人取代物和货币,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数据显示,数十年来,不少国家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源泉,已经从有形资产转变为无形资产。这里的无形资产是指不能与人分离,以知识和人的能力、人格等形式存在的资产,即人力资源、人的发展、它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第二,在调节模式方面,人的发展、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护理、文化、休闲等行业对社会需求都起着较强的调节作用,应该成为新的调节模式、新的调节手段的主要内容。

  另外要素篇中还论述了资本循环、周转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公正)、国民生态健康、人类需求的扩展与可持续生存;收入分配、消费活动、生活质量、金融市场(人格的金融市场)、价格决定及其价格的经济社会功能等。

  第四篇:生存环境篇。共有6章组成。主要论述经济、生态环境、人的发展的三维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经济效益论;绿色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的发展指数、指标以及推社会主义和谐经济与四个相统一:即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相统一;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人口、资源、环境同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

  以上是许崇正教授认为的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框架构想。

  四、建立中国特色理论经济学急需扭转中国经济学术界的学风和中国经济学评价标准、体系。

  1、浮躁风、抄袭风、数学化,将经济学等同于数学和缺乏深入思维、缺少思想。

  2、经济学的科学研究只讲数量,不讲质量。评价标准上只看所发期刊,将刊物分为三六九等,不看所发文章质量。不重视学术专著质量的出版等等。

编辑:熊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