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认证的伞翼下壮大林下经济
受访嘉宾: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认证处处长 于玲
中林天合(北京)森林认证中心总经理 高申奇
采 访:本报记者 赵倩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林下经济作物采集与生产加工国,林下经济作物一直是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掠夺式的非科学经营模式和化学品的过量投入,对森林生态平衡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开展林下经济认证工作,不仅是保障林产品安全的需要,更有利于开拓市场、促进林农增收,这也从根本上符合当前提倡的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建立和谐林业生产体系的发展目标。
日前,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开展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林下经济开始正式“走”向认证。对此《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就林下经济认证试点工作的相关内容采访了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认证处处长于玲和中林天合(北京)森林认证中心总经理高申奇。
记者:基于何种考虑,国家林业局开始展开对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的认证试点工作?
于玲:2010年,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森林认证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界定了我国森林认证的具体范围,其中包括非木质林产品,也就是林下经济。这是开展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一个重要依据。近年来,为了提高森林质量,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东北一些地区全面停止商业采伐,林业企业正面临转变经营模式、转型发展的挑战。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林区职工的收益,按照国家林业局要求,2014年正式启动林下经济认证试点工作。
近些年,林下经济发展势头猛劲,我们也逐步认识到在推进森林认证实践中开展非本质林产品认证,是助力林区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适合我国林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广大森林经营企业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全面停止商业采伐,发展林下经济就成为当地林农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林下经济的认证可以有效增加林下经济作物的附加值,加快林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记者:中林天合作为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家独立第三方从事森林认证的机构,中林天合为林下经济认证工作的顺利展开做了哪些工作?
高申奇:中林天合森林认证中心作为我国首家森林认证机构,近几年已圆满地完成了国家林业局安排的森林经营认证、产销监管链认证试点,为修订认证标准、规范认证程序、促进国际互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通过多年认证实践锻炼,中林天合森林认证中心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审核员队伍,高质量地完成了一批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产销监管链)审核项目。中林天合森林认证中心承担并顺利完成了黑龙江迎春、柴河林业局非木质林产品认证试点,为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测试、认证标志使用、认证林产品市场推介,进行了实践操作。
目前,中林天合森林认证中心正在进一步完善操作性文件,加强审核员队伍素质培育和能力提升,大力拓展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市场,力争在继续完成新的试点任务的同时,尽快地把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认证业务推向广大生产经营企业,使森林认证更好地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和打造品牌林产品提供保障服务。
记者:开展林下经济认证对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有哪些意义?
于玲:开展林下经济认证工作,是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障林下经济的特质,有利于林农得实惠,有利于发挥森林综合效能;开展林下经济认证工作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战略选择,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开展林下经济认证工作是发展民生林业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产品认知度和附加值的有效措施,通过对认证的产品加载标识,不仅表明其来源于可持续经营的森林,同时也向公众传递了重要的信息,即产品原料的栽培、采集和生产环境是安全的,是按照可持续的原则生产的,产品具有纯天然、纯绿色、无污染、来源可追溯的特质。
记者:林下经济认证试点已经启动,还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认证工作的开展?
高申奇:大力推进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是扎实推进中国森林认证、开拓森林认证市场的需要,也是本土认证机构发展的新机遇。为了使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稳健起步、规范实施,从认证机构的角度,我们迫切希望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等相关标准能及时发布,相应的认证规则制度能尽快完善。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努力协调,力争从政策引导上向森林认证产品倾斜,为优质绿色林产品进入消费市场拓展坦途。同时,建议加大中国森林认证、尤其是林下经济(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宣传力度,使生产经营企业、市场营销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都充分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认识森林认证作为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认可认证产品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