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林下经济让农民享“生态红利”太康“产城共融”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05.09.2014  13:25
        本报讯(记者曹国宏通讯员杜福建贾德军)9月2日,记者走进桐柏山区,在密林深处,一棵棵牡丹苗正茁壮成长。“树下种的油用牡丹,现已发展到6000亩。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桐柏丰富的林地资源,而且在不与农民争地的情况下,有效增加当地食用植物油产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桐柏县林业局局长朱盛告诉记者。

      如今,散布在桐柏山区山涧林间的生态庄园、休闲养生园、农家乐餐馆等,让记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桐柏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程湾乡栗子园村,路旁一大片杨树林深处,数千只散养土鸡在林间遛达。养殖户何义年告诉记者,这些散养鸡比一般肉鸡市场价高一倍以上。

      村支书何义彬告诉记者,这个村除了发展林下养鸡、养鹅、养蜂等,树下还大面积种植夏枯草、桐桔梗、丹参、射干等中药材,林下还有一批富有山乡特色的农家乐。林下经济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谈起林下经济,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说:“桐柏地处千里淮河之源,是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和省市确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我们立足生态优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将生态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推动桐柏山区实现从绿起来到富起来的美丽蝶变。

      本报讯(记者巴富强通讯员郜敏)9月1日,坐在宽敞舒适的车间里,太康县毛庄镇徐桥村村民李艳霞说,四年前,她还在侍弄庄稼,一年一亩地收入不过两三千元,如今,她成为“裤尚”服饰的一名技术工人,月工资拿到3000多元。李艳霞的幸福感来自于“产城共融”。“产城共融”,让太康10万农民变身市民。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太康县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速产城融合,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

      按照“四集一转”、“三规合一”发展要求,太康县确立“一河两岸,双向对接,产城互动”目标,实施涡河升级改造生态绿化工程,优美的涡河,像一条玉带,将城区和产业集聚区连接在一起。同时开工建设了银城路至北环路连接线、鸿闽大道等,使产城有效连接。

      该县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做大做强纺织服装和锅炉压力容器两大主导产业。

      目前,太康县产业集聚区15.6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已建成11.6平方公里,批准进区项目72个,总投资29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7个,已投产项目40个。

      随着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企业关联由散到聚,大量企业入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区转移,从而带动了公共设施项目日益完善。  桐柏县县长贾松啸介绍,该县依托境内林地面积大、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调整林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制定了《桐柏县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县政府每年拿出了近千万元专项资金,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进行扶持补助;通过邀请专家“传经送宝”、典型带动等方式,激发山区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惠的政策、完善的服务体系,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到了“生态红利”。

      桐柏县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林禽、林畜、林经等模式。目前,桐柏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已达3500多家,林下经济年创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东栗、西果、中部茶”的区域经济布局,进而形成了板栗、茶叶、中药材三大支柱产业为依托,产、加、销一条龙,贸、工、林一体化的经济林产业格局。该县重点林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来自林产业,当地农民因林下经济人均年增收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