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年843起民告官案胜诉 五原因易导致行政机关败诉

14.08.2014  10:53

 

2013年,北京市各级法院受理各类行政案件首次突破万件,当年审结的6964件行政案件中,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占12.1%。今年上半年受理的行政案件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同比上升157.9%。

昨天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13年北京法院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简称白皮书),这是北京高院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和通报行政审判情况。白皮书中还提出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建议,用以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据介绍,白皮书将下发至各级政府及行政机关。

上半年行政诉讼“破万”

白皮书显示,2013年全市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总量达10435件,首次突破万件,同比上升20.5%。2014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行政案件11741件,已超过去年全年,同比上升157.9%。

白皮书还对全市法院行政案件受案范围进行了梳理,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北京高院副院长吴在存介绍,有近六成的一审案件集中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要求履行职责和政府信息公开等重点领域。

吴在存表示,行政案件数量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民权利保障意识日益增强、行政诉讼救济渠道畅通。

去年843“民告官”案胜诉

白皮书指出,全市法院2013年已审结的6964件一审行政案件中,依法判决撤销、确认违法无效或者变更行政行为,判决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的案件共计843件,约占12.1%。“近年来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0%以上。”吴在存说。

此外白皮书显示,去年全市法院一审行政案件协调和解案件总量达809件,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行政案件通过协调和解得到妥善解决。这些案件相对集中于房屋征收拆迁、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等行政管理领域,占全部一审协调和解行政案件的50%。

去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也呈明显上升态势。西城区区长王少峰、平谷区区长姜帆等一些区县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均主动带头出庭应诉。其中在平谷区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中,平谷区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60%以上。

■  探因

五原因易导致行政机关败诉

●缺乏权威证据

案例:在拆除违法建设案件中,有的行政机关在缺乏权威部门认定涉案建筑为违法建设证据的情况下,即作出了限期拆除决定甚至直接予以强制拆除。

●适用过期法律

案例:在被诉房屋征收决定案件中,被诉房屋征收决定所附的非住宅房屋征收补偿方案,适用了已于2011年被明令废止的规范性文件作为补偿依据,导致适用法律错误。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