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陷阱”勾住的都是什么“官”?

29.09.2015  15:14

这是一起毫无技术含量却牵涉众多官员的案件:女子打电话或发短信色诱官员,偷录发生性关系的过程,制成光盘后,对当事官员进行敲诈。衡阳市纪委于去年通报该案情况,并公布6名涉案官员,对6人采取党纪政纪处分;一起公布的,还有涉嫌敲诈勒索的6名人员。(9月28日,人民网)

利用美色引诱他人,并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俗称为“仙人跳”。这种“古老”的敲诈方式利用的无外乎受害者的色欲和羞耻心理,方法简单粗暴,稍显老套却仍然相当有效。在衡阳这起案件中,让人惊叹的并非“桃色陷阱”本身,而是被敲诈对象之多,流窜作案范围之广,延续时间之长。

从2010年延续至今,被敲诈对象多达55人,涉案金额高达250多万元,涉及湖南衡阳、郴州等10个市、州,以及湖北、江苏、浙江三个省份。但吊诡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毫无技术含量“桃色陷阱”背后,却仅有1个被敲诈官员愤而报警。但不合理的现象背后往往有着基于现实的合理考量。面对动辄几万、十来万的勒索,这些受害者难道内心不煎熬、不惶恐、不心疼?事实绝非如此。他们之所以不敢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违法犯罪份子绳之于法,谁到底不过“做贼心虚”罢了。

他们为什么会被敲诈?不过色迷心窍,心术不正,在男女问题上动了不该动的念头,做了不该做的事,让人抓了“小辫子”,又怕一旦曝光就会名誉扫地,丢人现眼,家庭事业面临双重毁灭性打击。

他们为什么能成功被敲诈?不过本人并非清白之身,财产并非正当之财,生怕“桃色陷阱”曝光后“拔出萝卜带出泥”,被查出其他更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纪律问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自然只能任人宰割,予取予求。

衡阳这起官员集体跳入“桃色陷阱”事件,暴露出当地有关部门在党员领导干部日常管理上的松弛与缺位。“美人在怀心不乱”的正人君子不会凭空产生,贪淫好色的“急色鬼”也绝不会突然“练就”,这些官员的个人作风问题在平日里就有所体现,但这些问题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甚至在警方早就知晓有其他官员被敲诈勒索的情况下,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轻判了犯罪分子,可见组织无底线的纵容也是“祸端”之一。

要让官员不再深陷“桃色陷阱”,一方面是要加强对所有干部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在工作上和私生活上都能洁身自好、自我约束。另一方面是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要改变观念,认识到在干部管理上,纵容不是爱护,包庇不是保护,在关乎干部个人品德的原则性问题上铁面无私、不讲价钱。唯有如此,才能让干部不至于一而再再而三的尝到“色字头上一把刀”的血泪教训,不至于面对不法侵害时没有底气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任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