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二批本科毕业生返校复学

08.06.2020  09:48

夏近叶成帷,正是归来时。根据“自愿、错峰、分批、分流”的原则,6月6日至7日,继5月30日第一批200名本科毕业生志愿者率先校报到后,我校第二批通过学校审核符合返校条件的3800余名本科毕业生陆续返校报到。为迎接毕业生们顺利返校,抓好校园疫情防控,我校牢牢把握居家、返程、学校三个“重点战场”,线上线下双联动,确保毕业生返校复学工作“不断线”,为同学们留下在校期间最后的美好记忆。

返校前 精细管理“实打实

6日一大早,在金明校区南苑18栋宿舍楼门口,宿管员连阿姨正在用酒精擦拭额温枪。提前返岗的她接受了疫情防控专门培训,现在既是宿管员也是疫情防控员。据连阿姨介绍,额温枪和消毒水都已经备齐,宿舍也已经完成了消毒工作,她将静候返校毕业生的到来,“这么长时间没看见学生们了,很想念他们,我等着他们平安回来。

在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王振光早已化身“管家”,不停为学生跑腿,提供各类服务。“老师,我考研进入复试了,请帮我准备成绩单和政审材料。” “老师,我的求职简历想请您给予指导。”……这样的毕业生求助,王振光经常接到。他通过在线直播,边走边向学生解说校园实况,还将录制的视频发送至学生家长群。得知学校宿管阿姨定期给宿舍打扫、通风,辅导员给学生寄送物品、整理衣物等情况,不少家长纷纷点赞,表示很受感动。

为细致做好返校前、中、后全流程服务,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节点、重点事项,精准施策、强化关键环节管理。各学院细致开展学生信息摸排,切实做到返校各项信息统计底数清、轨迹明、信息准,担负起为学生平安健康保驾护航的神圣使命与政治责任。全体辅导员以“年级——班级——宿舍”为轨迹逐层排查,电话、微信、短信齐发力,逐一与返校学生对接、逐一审批学生返校申请、逐一确认登记返校行程,耐心指导学生做好返校思想准备、身心准备、物资准备和毕业相关事宜准备。

返校中 精确指导“点对点

看!那是我们学校的接站牌!”在开封火车站出站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陈国泰和他的同学们登上了学校安排的指定防疫巴士,并安全顺利抵达学校。

在金明校区小西门,学校设立了检测通道、学院报到点、临时休息点等。全体工作人员不惧烈日、坚守岗位,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毕业生们重回校园。当天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君健到报到点看望返校学生、慰问工作人员、指导检查工作。校党委办公室、宣传部、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总务处(后勤集团总公司)、保卫处、校医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

孙君健热烈欢迎同学们重返校园,向大家表达亲切问候。他表示,疫情期间同学们听从指挥、响应号召、克服困难、居家防疫,展现了河大学子的时代风貌,为大家的表现点赞。他希望,同学们要深刻领会疫情防控战中彰显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珍惜最后的在校时间,砥砺奋斗、不负韶华,学校将一路陪伴同学们度过毕业离校前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返校期间,同学们看到最多的是我校学工队伍和毕业生志愿者奋战在校园防控一线、坚守返校最后“一公里”的身影。他们用亲切的笑容和贴心的服务迎接每一位学子归来。第一时间测体温、核身份、提醒更换口罩,同时在工作间隙督促学生们健康打卡,处理各项日常事务。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了”,是对所有坚持战斗在维护学生生命安全第一线的学工队伍和志愿者最大的肯定。

返校后 精准服务“心贴心

同学们回到久违的校园,在欣喜兴奋的同时,也纷纷为学校的返校复学工作点赞。毕业生秦绍鑫表示,终于又回到了河大,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只增不减,身处其中觉得十分幸福。新闻与传播学院杨杰说:“被学校、学院的贴心服务所感动,从医用口罩到消杀物资,学校精心准备的防疫爱心礼包帮助我们在防疫期间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我一定会全力以赴配合工作,做好个人防护,与大家齐心协力共抗疫情。

针对学生返校后的需求,各学院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服务方案,及时深入返校学生中间,走访学生宿舍,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和人文关怀,落实好信息排查和健康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

部分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同时,分时间段进行毕业生档案归档和邮寄、党员和团员组织关系转移转接、网上就业信息填报等相关手续办理,为学生返校后适应性教育和毕业相关事宜,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助力大家完成好学业、就业等工作。

乘着便捷的“防疫巴士”,同学们回到了久违的寝室,打开窗户,晾晒被子。在他们即将离开的日子里,勤劳的宿管阿姨定时给宿舍消毒换气,可爱的辅导员和老师们贴心地为他们打扫房间,一份份久违的感动与深情萦绕在毕业生的心头,更增添了他们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在抗疫的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留在母校最后的日子里,毕业生们置身卫生、整洁、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受最亲最近的老师同学们的温暖关怀,也留下了大学时代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