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泥人李”:玩泥巴玩出了大名堂

24.12.2014  12:57

来到商丘柘城县远襄镇南街村的家庭艺术馆——李秀山泥塑艺术馆,你会在民俗系列前屏住呼吸。

11月21日,记者在这里看到了在300多件不同历史题材的展品,民俗系列尤其神气活现,引人注目。其中,《》说的是上世纪农副产品自产自销时代,地上的担子一头挑的是串村时所收的芝麻,另一头是出自农家作坊的油,卖油人正用勺子给凝神观看的卖油人打油。

》中,两头牛拉着一辆木板车,车头是半立半坐、扬起鞭子的赶车人,车身一侧和车后另有三个躬身用力的推车人,车厢内坐的是娶来的新媳妇。

当地人称李秀山和他的父亲、儿子为“泥人李”。李秀山的父亲李廷芳原先从事雕花木匠手艺,但由于赚不到钱,就拜师学艺改了行,把儿时的玩泥巴发扬光大为一个新职业。到了李秀山手里,这个到商丘师范学校进修过、经历过社会转型的民间艺人,不再满足于复古和仿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作民俗系列上。

老百姓开门八件事:婚丧嫁娶、柴米油盐,它们寄托着大多数人的喜怒哀乐。像《》和《》,都是我从小看到和长大经历的。”李秀山说。

李秀山所塑的人物饱满质朴,构图简练粗放,制作手法娴熟,既有民间的传统性,又有独特的夸张性,具有典型的中原泥塑特征和历史文化价值。2006年,“泥人李”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大学教授袁汝波认为,李秀山的作品具有浓重的民间传统特色,同时运用了现代对比手法,具有穿透力,其作品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

目前,李秀山的儿子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更多地吸收了现代雕塑的理论与技法,逐步将家传传统技法与现代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始表现新一代普通人的生活。李秀山准备把自己的艺术馆申报为民间博物馆,他表示:“我想把我们老百姓的历史更多地塑造出来,让更多的观众和后人认知。